跳到主要內容

當期展覽

常設展覽
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
720°VR 線上展覽:佛陀形影
線上展覽:《龍藏經》藝術之美

展件清單:下載
展覽易讀手冊


佛教起源於印度,是構成亞洲文化的重要成分。自西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創教以來,至十二世紀末回教徒大舉入侵為止,歷經一千七百餘年的發展。在佛教發展的過程中,教理與時俱進,宗教內容不斷充實,思想體系也愈趨完備,隨著各個王朝統治階級的護持推廣、僧侶不斷弘揚、以及商旅往來等,印度佛教信仰日益擴大,影響及於中亞、中國、西藏、蒙古、斯里蘭卡、東南亞等地。東北亞因與中國往來頻繁,佛教也順勢傳到了朝鮮半島與日本。如今,佛教已在亞洲各地綻放出豐富多元的文化花朵。


亞洲各地的佛教造像或經典雖然都以解決眾生痛苦,傳達成就佛果等宗教訊息,但各地的文化沃土有別,在當地養分的滋潤下,發展出許多「同源異流」的地方特色,造就出千變萬化的佛、菩薩、天王、護法等形象,與各式不同的寫經方式與裝裱形制,使得亞洲佛教藝術顯得異彩紛呈、璀璨奪目。

本展覽分為「誕生的喜悅」、「佛陀的智慧」、「菩薩的慈悲」、「經藏的流轉」和「密教的神奇」五單元,以時間為軸,將各地的佛教造像與經典等並列,呈現佛教藝術的「不變」與「變」。引領觀眾欣賞同一時期、不同地區的佛教藝術之美,以及其深邃的宗教哲理。


第一單元 誕生的喜悅

傳說中,迦毗羅衛國太子悉達多從其母摩耶夫人的右脇而生,繼而腳踏七步,步步生蓮,指天指地,宣告:「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其後便有龍王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這則傳奇故事中的悉達多太子,就是後來的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而也因此通稱佛誕日為「浴佛節」。直至今天,每逢農曆四月初八的佛誕日,許多佛寺仍舉辦「浴佛」的宗教儀式。現存許多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誕生佛像或與「浴佛節」的儀式有關。

第二單元 佛陀的智慧

深具智慧的釋迦牟尼佛悟得解脫之道,祂是早期佛教所獨尊的宗教導師,但是主張「眾生皆有佛性」的大乘佛教,卻認為在不同的時空中,還有許多佛的存在,如彌勒佛、無量壽佛、藥師佛等。亞洲各地的佛像,或受印度影響,或從中國汲取養分,隨著各地佛教文化的日趨成熟,發展出獨特的藝術風格,並反映在各類佛陀的圖像中,形成不同的地方與民族特色。

第三單元 菩薩的慈悲

「利他精神」是大乘佛教的精髓,發願度化眾生的菩薩就是大乘佛教最佳的代表。菩薩種類眾多,其中,以即將在未來世成佛的彌勒菩薩和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尤受信眾推崇,造像數量可觀,流傳時間最長、分佈地區也最廣。同時,在佛教傳播的過程中,菩薩的信仰和圖像也與各地文化緊密結合,發展出與印度截然不同的菩薩圖像,例如中國的送子觀音、大理國的易長觀音等

第四單元 經藏的流轉

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最初以口語傳承,釋迦牟尼本人也認為教法應以當地的語言來傳授。進入文本時代,主要先是梵文、巴利文,後隨著佛教在各地的傳播,而有漢文、藏文、西夏文、蒙文、滿文、緬甸文等各種版本的佛典。經典以多種文字並存遂成為佛教文化的一大特徵。 本單元選展院藏各類佛典。以文字而論,包含前述漢文、藏文、滿文、西夏文等;技法含刻印、寫繪與織繡等;年代則橫跨10世紀後半至20世紀初。

第五單元 密教的神奇

密教即「秘密佛教」,為佛教在印度發展的最後階段。此時為與印度教抗衡,佛教在以唯識哲學為基礎的本尊觀想法中,吸收了印度傳統的咒語、設壇(曼荼羅)、火供等儀式,並出現了大量多面多臂、忿怒相與女性尊等尊像。密續(Tantra,密教典籍)依據成立年代以及內容,一般可分為「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四類,而無上瑜伽又可分為「父續」與「母續」。在中國唐代和日本的密教,以行續與瑜伽續為主,而西藏的密教,則以無上瑜伽為特色。密教美術的內容豐富,風貌多元。

菩提是獲:曹天度造九層千佛石塔

 





 
展覽資訊
  • 時間 常設展覽
  • 地點 3F S303
  • 費用
印度秣菟羅地區 貴霜王朝(西元1 世紀-320) 西元2-3 世紀
佛塔欄楯
  • 紅砂岩 / 高93 公分
這件以印度秣菟羅地區紅砂岩所鑿刻的文物,是古代佛塔欄楯的一部分,由二條直欄和三段橫楯組合而成。直欄正面各浮雕一尊攀扶樹枝的女藥叉像,橫楯則雕飾著各式蓮花圖案,是貴霜王朝 (西元1世紀-320)常見的造像。女藥叉像神情柔和,嘴角含笑,雙乳豐滿,全身S形的扭擺連動著細腰與寬臀,肌膚圓潤緊實,造像風格與該地許多西元二至三世紀的作品一致。

女藥叉信仰源於印度先民崇拜的地母神、樹精,豐乳寬臀的造型即為豐饒多產的象徵,而攀扶樹枝的姿式又可能與祈求豐饒的古老儀式有關。這種女藥叉信仰後被佛教所收攝,成為佛教的守護神之一,進而出現在佛塔欄楯中。
明(1368-1644)西元16 世紀
誕生佛
  • 銅鎏金 / 通高20 公分
  • 彭楷棟先生捐贈
寺院於佛誕日(四月八日)舉行浴佛活動,以淨水、茶湯或五色水等,提供信徒灌沐誕生佛像,故亦稱為灌佛會。由於此儀式的特殊性,現存的造像大多為銅製,而且以尺寸偏小的居多,約十至三十公分之間。

此尊誕生佛像頂無肉髻相,光素無紋宛若新生兒。方頭大耳,帶有白毫的天庭飽滿,雙頰豐腴,上下眼瞼勾以深深的眼線,再配合上揚的菱角嘴,使得五官扁平的臉龐露出微笑。全身圓滾肥厚,上身較長,著鑲有連珠紋邊飾的牡丹肚兜,吊帶巧妙地掩飾臂膀的銜接處,與上述的誕生佛像相同。肚兜緊貼著軀體,不但強調祂凸出的上腹部,也略顯其腰身,應為約十六世紀明代晚期之作。
巴基斯坦(古犍陀羅)貴霜王朝(西元1 世紀-320)西元3 世紀
彌勒菩薩
  • 片岩 / 通高168.5 公分
犍陀羅是古印度的國名,位於肥沃的印度河和喀布爾河流域之間,包括今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份地區。該地是連結長安和羅馬絲路的必經之地,是東西文化的薈萃之地。又因曾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深受希臘化文化的影響,所以發展出西方色彩濃厚的造像風格,與朱木納(Jumna)河畔的秣菟羅並稱為印度貴霜王朝兩大造像中心。

這尊菩薩像深目高鼻,波浪捲髮長及至肩,合理的身體結構展現雄健挺立之姿,身戴多重精緻瓔珞,厚重的天衣和下裳的衣褶立體寫實,在在顯示其風格深受西方文化強烈的影響。

這尊菩薩右手施無畏印,而左手所提拎的淨瓶就是彌勒菩薩常見的持物,祂將於未來世度化眾生,現存許多類似的貴霜遺例正足以說明當時彌勒菩薩信仰之盛行。
大理國(雲南,937-1254)西元12 世紀上半葉
阿嵯耶觀音菩薩
  • 銅鎏金 / 通高52.5 公分
  • 彭楷棟先生捐贈
阿嵯耶觀音又稱為真身觀世音,是中國雲南特有的觀音信仰,也是中古時期在雲南立國的南詔、大理國最受尊崇的神祇。傳說祂在南詔立國之初,化現為梵僧,在其協助下,南詔的國勢始日益壯大。

此尊菩薩頂戴安住坐化佛的高髻冠,整齊的髮辮垂掛其側,耳璫與易長觀音菩薩立像類似。額頭低闊,雙眉相連,眼細鼻塌唇厚,具有東南亞民族的特徵。姿勢僵直,身材纖細扁平,上身袒露,寬肩佩有連珠寬帶項飾,手施安慰印和與願印,戴著三角臂釧和連珠手環;下著繫著結帶的長裙,束有花飾腰帶,這些特徵皆可遠溯至中南半島的造像。這尊造像無論是尺寸、風格、髮飾、裝飾手法和規律的弧線衣紋等,都與美國聖地牙哥美術館段政興(1147-1172在位)所造的阿嵯耶觀音像相去不遠,應為同期之作。
清康熙8 年(1669)內府泥金寫本
藏文《龍藏經》
  • 磁青紙、泥金;木板、金、彩繪,鑲嵌寶石 / 每張經葉縱33 公分 橫87.5 公分
康熙八年《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簡稱《龍藏經》,屬藏文「甘珠爾」(bka' 'gyur)類別之佛教經藏,「甘珠爾」意為「佛語之譯」,即指經、律二部,據《秘殿珠林初編》卷二十四記載:「(康熙皇帝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欽命修造,鑲嵌珠寶、磁青箋、泥金書、西域字龍藏經一部,共一百八本,內有釋迦牟尼佛口授口傳諸經。」此處「釋迦牟尼佛口授口傳諸經」即「甘珠爾」之意。此部寫本「甘珠爾」為清聖祖康熙皇帝之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於康熙六年(1667)下詔開始抄寫,康熙八年(1669)完成,過去供奉於咸若館,是清宮刊寫多部「甘珠爾」中最精美,也最受矚目的作品。 

全帙共一百零八函,部類順序皆同永樂八年(1410)於南京完成之永樂版《甘珠爾》,次序採先經後律,依經典位階自高至低排列,分六部:「秘密部」、「般若部」、「寶積部」、「華嚴部」、「諸經部」、「律部」,共收經典一千零五十七種。

經葉橫87.5公分,縱33公分,每函依其內容含經葉約三百至五百餘葉不等,皆以泥金書寫藏文於特製藍紙(mthing shog)上。每函經葉上下各有一內護經板,含金砌禮敬語與七尊彩繪造像,內容為佛、菩薩、本尊、護法、祖師等,並飾以各式鑲嵌珠寶,版面再護以黃、紅、綠、藍、白五色絲繡經簾。於內護經板上覆以絲質哈達後,保護經函配件依次為三件經衣:黃素絹經衣、黃棉布經衣、黃緞織花袷經衣。以七彩暈綑經帶綁縛後,於其上下再各以一外護經板保護,縛以五彩綑經帶,最後裹覆以黃棉被經衣。
泰國或柬埔寨 高棉王朝(802-1432) 西元12 世紀末-13 世紀初
大日如來三尊像
  • 捐贈銅鎏金 / 高22 公分
  • 彭楷棟先生捐贈
堆疊的方台中央,坐佛雙手作禪定印,結跏趺坐於捲曲盤繞的七頭蛇身之上,自佛後立起成扇狀。坐佛具典型高棉帝國(Khmer, 802-1432)造像之裝扮:頭戴寶冠,飾耳璫、項鍊、臂釧,下裹布裙(sampot);胸前的斜線則暗示了上身尚著有袈裟。在坐佛兩側,以四臂觀音與般若佛母為脇侍。

關於中央坐佛與蛇的圖像認定,過去多認為是描繪《佛本行集經》(Abhiniṣkramaṇa sūtra)等小乘經典所記載的目真鄰陀(Mucalinda)龍王護持釋尊的故事;然新近的研究則認為其應為密教尊格的大日如來,可能與《真實攝經》(Sarvatathāgatatattvasaṃgraha tantra,俗稱《初會金剛頂經》)10世紀以降在高棉的傳播有關。此三尊像另兩尊之四臂觀音與般若佛母均為密教尊格,也強化了此推論。四臂觀音、般若佛母、大日如來則分別表示「慈悲」、「智慧」、以及這兩者的統合。
西藏中部 明(1368-1644)西元14-15 世紀
持鉞刀黑天
  • 紅銅鎏金,鑲嵌寶石,局部上彩 / 高32.6 公分
  • 彭楷棟先生捐贈
大黑天是藏傳佛教無上瑜伽密中的護法,其來源與印度濕婆(Śiva)信仰關係密切,雖然面與手臂數多有不同,但忿怒相、身材矮胖是其共同特徵。 此尊黑天一面二臂,右手高舉金剛鉞刀,左手當胸持盛滿鮮血的顱缽,以右腿屈左腿伸的展立姿站立,此種大黑天稱為「持鉞刀黑天」(mGon po gri gug)。依據儀軌,牠三目圓瞪、「露出獠牙,舌頭捲曲,鬚髮、眼眉皆豎直向上」,「身材矮壯、肚腹廣大、四肢強而有力,頭戴五骷髏冠,脖子垂掛五十顆新鮮人頭串成的項鍊,著虎皮裙」。

此尊鎏金飽滿,瓔珞嵌滿各色寶石,極為華麗,屬西藏中部山南地區丹薩替(gDan sa mthil) 寺的風格。該寺一一五八年由噶舉派帕木竹巴‧多吉賈波(Phag mo gru pa rDo rje rgyal po, 1110-1170)所建,十三世紀初由當地朗(rLangs)氏豪族任住持,並受蒙古王子旭烈兀(Hülegü, 1217-1265,忽必烈之弟)的護持,十四世紀中朗氏政權更擊敗薩迦(Sa skyas),取代後者在西藏的地位,盛極一時。
印度東北部或孟加拉 帕拉王朝(750-1199)西元12 世紀
杜爾噶砍殺魔牛
  • 紅銅,殘鎏金痕 / 高38.5 公分
杜爾噶為梵文「難以靠近」之意思,為濕婆(Śiva)配偶帕爾瓦提(Pārvatī)之忿怒相,是印度教性力派最重要的崇拜對象。該派認為「Śakti」(宇宙不可知的力量)即宇宙的本源「梵」(Brahma)。依據不同經典,其有八臂、十臂、十六臂、十八臂等多種。

此件描繪杜爾噶砍殺魔牛阿修羅的故事。當後者肆虐三界時,眾神被迫聚集喚起「Śakti」,後化現為女神杜爾噶,眾神並紛紛賜予她兵器;經過艱苦戰鬥後,杜爾噶砍殺了魔牛。此件杜爾噶十臂,造像描繪牛頭已被砍下於台座上,但從魔牛頸部現出阿修羅。杜爾噶右腿立於座騎獅子背上,左腿踩踏魔牛身驅,兩主臂一手拉住阿修羅,一手將三叉戟刺入其身驅,其餘各臂持劍、箭、杵、索、盾、弓、斧、刺象棒。

多折角的台座、背後華麗的舟形背光以簡化為鋸齒狀的火焰紋裝飾,為帕拉王朝(Pāla, 750- 1199)晚期造像的特徵。整體動態感與力度十足,展現恢弘的氣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