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展覽回顧

特別展覽
刻石取拓─故宮碑帖特展
展件清單:下載

  書法是寫字的藝術,日本稱為「書道」,韓國稱為「書藝」。在使用漢字的東亞文化圈,是一項特別受到重視的文人技藝。學習書法,常用碑帖作為範本,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稱。碑指石刻的拓本,帖為摹刻古人墨蹟佳作於木或石上所彙集成的法帖。以墨拓法將銘刻的文字轉印至紙上,可以複製多份,化身千百,廣為流傳。

  碑帖拓本作為一個古老的收藏類別,一般多以墨拓為主,俗稱「黑老虎」。因為拓本歷經翻刻,真假難辨,往往暗藏危機。「黑」字除指拓本的顏色外,並暗示著情況幽微難辨;收藏者若不仔細辨別,容易受到蒙蔽,重傷荷包,故稱「老虎」,使得碑帖研究更增添了幾分探案的刺激。

  由於書法載體主要是脆弱的紙絹材質,當真蹟不存時,拓本幾乎等同真蹟。例如書聖王羲之(303-361)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據傳原作已隨唐太宗(598-649)埋葬昭陵,所幸有摹本刻石流傳,本次特選蘭亭序版本中最為著名的定武本為主要展件,首次南下展出。

  本院所藏碑帖拓本,除遷臺攜來者,有許多來自各界捐贈與陸續購藏,其中也有韓、日碑帖。常見的黑底白字拓本以外,尚有減地陽刻的白紙黑字拓,以及以硃砂朱墨製作的朱拓本。此外,也利用南院展廳挑高的優勢,特別展陳高達三公尺的特大拓件,以呈現大幅碑帖的氣勢。
 
1. 千古蘭亭
東晉穆帝永和9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寫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據說原作已隨唐太宗埋入昭陵。原蹟雖已失傳,卻有眾多臨摹本與拓本流傳於世。目前以北京故宮唐馮承素摹神龍本、本院藏元陸繼善雙鉤本為公認最能體現蘭亭真跡的鉤摹墨蹟本,刻帖則以定武蘭亭為最善本。雙鉤填墨費時費工,一次只能複製一件。摹刻上石的定武蘭亭,則可傳拓多份,造福更多習書之人,影響最巨。
 
2. 東亞同珍
在東亞的漢字文化圈,書法名蹟的藝術性往往突破國界藩籬,舉世同珍。如日本江戶時期第八代水戶侯德川齊修(1797-1829)命松平賴救(1756-1830)、大儒立原翠軒(1744-1823)等刻製的《垂裕閣法帖》中,即收有東漢、魏、南北朝至明歷代名家法書多種。清光緒初年出土於吉林,高句麗第19代國王談德(374 - 413)的墓碑〈高句麗好大王碑〉,也以似隸似楷,沉著古厚的書風,備受中國、日本、朝鮮、韓國等國矚目與肯定。
 
3. 掌中巨碑
雄偉的石碑往往高過丈餘,被稱為「整拓本」的完整拓片太過巨大,難以置於案頭臨帖習字。為了取用方便,往往按照整拓本的碑文順序,逐行剪條,且分頁裱貼,裝訂為冊,化整為零的剪裝本便應運而生。講究的剪裝本會盡量保留原碑的特色,除了依照原刻的文字順序外,跳行空格、損泐之字均不能剪棄,甚至每頁抬頭、年月、落款,以及首尾附題小跋的位置,均儘量剪裱,以供觀覽時參照比對。
 
4.  朱墨交輝
俗稱「黑老虎」的碑帖拓本,除了常見的黑底白字,也有如罕見的〈北魏始平公造像題記〉,因為原碑減地陽刻,讓拓本呈現版畫般的視覺感受。為求變化以硃砂代替黑墨拓製而成的朱拓也很常見,甚至石青、石綠、銀色、金色等都可以用來當成製作拓片的顏料。此外,墨分五色,即使是黑底白字的拓本,由於拓製時用墨的乾濕濃淡不同,也會有濃如烏金,或薄如蟬翼等各具特色的效果趣味。


刻石取拓─故宮碑帖特展」策展人導覽
 
「刻石取拓─故宮碑帖特展」策展人導覽



「刻石取拓─故宮碑帖特展」系列講座
展覽資訊
  • 時間 110-09-30~110-12-26
  • 地點 2F S203
  • 費用
景雲二年鑄鐘記朱拓本
此為臺靜農(1902-1990)藏朱拓,以硃砂代墨,拓取唐高宗李治(628-683)與武則天(624-705)之子睿宗李旦(662-716)的御製御書。景雲2年(711),睿宗巡遊,鑄鐘紀念所夢吉兆,懸於唐長安城景龍觀,故稱「景龍觀鐘」。今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楷書字體,稍兼篆隸,奇偉可觀。印證了史載睿宗「工草隸,尤愛文字訓詁之書」的說法。
19世紀
垂裕閣法帖 快雪時晴帖
《垂裕閣法帖》,日本著名刻帖,共16卷。黃莉容、黃文如捐贈。
第八代水戶侯德川齊修(1797-1829,1816-1829在位)命松平賴救(1756-1830,太玄齋)與立原翠軒(1744-1823)等刻,內收東漢至明名家法書。第二卷〈快雪時晴帖〉、〈平安何如奉橘帖〉皆翻刻自明萬曆31年(1603)董其昌(1555-1636)《戲鴻堂法書》,可見中日對書法的通同共賞。
北魏
朱義章 始平公造象記
全名〈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題記〉,孟達撰文,朱義章楷書,北魏孝文帝太和22年(498),鑿刻於洛陽龍門石窟。採陽刻法,逐字界格,為歷代石刻所僅見。書法精湛,雄峻非凡,是北魏方筆楷書精品,為龍門石刻之傑作代表。早期拓本因減地不深,無字處有細小麻點,稱「未鏟底本」,道光20年(1840)將淺底鑿深後則無此現象。
5世紀
高句麗好大王碑墨拓本
故宮副院長莊嚴(1899-1980)捐贈。又稱〈廣開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清光緒三年(1877)出土於吉林。東晉義熙10年(414),高句麗第20代長壽王,為紀念第19代王談德(374-413)所刻。碑體巨大,四面環刻,書體介於隸楷之間,朴茂古拙,備受書家賞識。內容為迄今發現年代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麗考古史料,完整拓本極為珍稀。
蔡襄 萬安橋記墨拓本
蔡襄(1012-1067),字君謨,福建仙遊人,為宋四大家之一。
萬安橋位於泉州洛陽江入海口,是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皇祐5年(1053)始建,因浪急風高常被沖毀。嘉祐3年(1058)知州蔡襄主持造橋,嘉祐4年(1059)完成。蔡襄親以顏真卿(709-785)風格之楷體題寫記,端莊俊逸,由著名刻手上官力刻為二碑,被稱為文、書、鐫「三絕」。
陸繼善 摹禊帖
陸繼善(活動於14世紀),江蘇甫里人。字繼之,號玄素。曾隨姚式、趙孟頫(1254-1322),學習雙鉤廓填之法。
本幅為陸繼善複製其兄所藏唐人摹〈蘭亭序〉,與傳世唐摹馮承素本,被認為是最接近蘭亭真跡的雙鉤墨跡本。將之對照《蘭亭八柱》第三帖〈馮承素摹蘭亭序〉,清楚反映共同的風格來源。製法雖異,卻保存了祖本的風貌。
御製重刻淳化閣帖
《御製重刻淳化閣帖》共10卷,清高宗(1711-1799)因北宋法帖鼻祖《淳化閣帖》多缺失訛誤,命儒臣詳加考訂;每冊卷後均附乾隆御識。乾隆34年(1769)下令重修,至乾隆37年(1772)告成。原石嵌于圓明園淳化軒,大多毀於咸豐10年(1860)第二次英法聯軍戰火。照片為1994年出土《欽定重刻淳化閣帖》石刻殘件,可對照院藏清內府烏金拓本。
史晨後碑
〈史晨碑〉兩面刻石,前後書風相類,似同出一人之手。筆法溫和蘊藉,氣勢端肅恢宏。此為碑陰,共14行,稱〈史晨後碑〉,或〈魯相史晨饗孔廟碑〉。刻於建寧元年(168),記述史晨到任時拜謁、修復孔廟事。滿行36字,因碑沒入趺座,致使長期僅能拓得35字,乾隆48年(1783)升碑,復能拓得第36字。此拓可見第36字,應為清末拓本。
北魏
密雲太守霍揚正碑墨拓本
北魏密雲太守霍揚墓神道碑,現藏於山西省臨猗縣博物館。碑文記載霍氏家族仕宦史料,字體在隸楷之間,方整典雅。碑額線刻釋迦牟尼跏趺坐像一尊,兩旁篆刻「密雲太守霍揚正碑」,結合神道碑與供養像形式,於碑碣形制研究頗具價值。
碑文記此碑刻於北魏景明5年(504)正月,但景明年號僅4年,應是正月立碑,尚未得知改元之故。
快雪堂法帖(一) 冊 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堂法帖》為明末涿州(今河北涿縣)馮銓(1519-1672)編選,收錄晉、唐、宋、元法書,自王羲之至趙孟頫共21家,80餘件書跡,多由真跡摹出,鐫手為鐵筆名家劉光晹。此帖始刻於明崇禎間(1628-1643),至清順治(1644-1661)初以五卷行世。刻石最後入藏內府,清高宗建快雪堂以置帖石,本展件為清乾隆45年(1780)後內府烏金拓本。
乾隆三希堂法帖(一) 冊 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三希堂法帖》,全名《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因刻入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344-386)〈中秋帖〉、王珣(349-400)〈伯遠帖〉等三件稀世墨寶,故名。乾隆12年(1747),清高宗命以內府魏、晉至晚明歷代法書,刻「三希堂法帖」32卷,收錄135位書家三百餘件書蹟,是歷代蒐羅最富的叢帖。原石嵌於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
定武蘭亭真本
  • 國寶 2017年5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永和9年(353),王羲之作〈蘭亭序〉。原蹟已失傳,化身無數臨摹本與石刻拓本,成為歷代書家學習行書的最佳範本。〈定武蘭亭〉因刻石在定武(今河北真定縣)發現而得名。一般認為此據唐太宗敕歐陽詢(557-641)摹本,是蘭亭諸刻中最好的刻帖。此本是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善拓本,因以薄紙搨,筆畫較肥,渾古而意態從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