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件清單:下載
近年來,韓國在藝術與文化上所散發的魅力,讓全球民眾讚口不絶,說明了韓國人民旺盛的創造力。從地理位置來看,韓半島與臺灣僅隔著東海南北對望,在清宮的奏摺中,就經常出現韓人因出海作業,意外漂流至臺灣的紀錄。
承襲清宮舊藏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除典藏了朝鮮人民漂流到臺灣的奏摺史料,更有不少文物提供瞭解韓國文化與藝術的管道。本展以朝鮮與中國二地的使節往來為軸,進而呈現出朝鮮十八世紀黃金時期與大清盛世的藝術對話。
展覽內容分為二個單元,分別為「使節遊覽」與「藝術交會」。第一單元「使節遊覽」透過文獻與器物、書畫呈現十八世紀的朝鮮王朝與明、清時期官民的往來與對話;第二單元「藝術交會」則從朝鮮王朝與大清王朝之間的藝術交會,感受不同的藝術美感與文化特色。此外,除本院典藏的朝鮮王朝文物外,特別要感謝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荷蘭國立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與國內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家圖書館等館藏單位慨然允借藏品,讓此次展覽得以呈現朝鮮王朝文化藝術上的豐富與多元。
第一單元 使節遊覽
本單元先從朝鮮的文字、歷史、與地理等面向,呈現出朝鮮的獨特性。從地理來看,韓半島北面與歐亞大陸相連,人民的往來也多經由陸路,本單元提及的使節以明朝派往朝鮮的董越(1430-1502)、朱之蕃(1558-1626),朝鮮派往大清的朴趾源(1737-1805)為代表,除呈現出個人對異地的觀察,也展示往來使節的藝術成就。此外,以朝鮮派往清國的使節團為例,此處展出了往來的路線、住宿、與形象等資訊。同時,經由清宮的奏摺,也述說出朝鮮人民因出海作業而漂流到臺灣、琉球的故事。
第二單元 藝術交會
本單元先以朝鮮藝術各種材質與形制分類展示,從書畫、器物、古籍中彰顯各自的特色。接著,再以主題作為欣賞朝鮮藝術的途徑,特別是流行於朝鮮中晚期的「長生」、「博古」等題材。可以發現,不僅同一主題跨界於各種媒材中,最特別的是,這些「共有的話題」亦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藩籬,成為東亞世界中表現藝術所追求的一種普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