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十四世紀
青花葫蘆式把壺 青花花卉紋蟠螭方罐 青花人物紋玉壺春瓶
以毛筆蘸氧化鈷釉料,輕輕勾勒紋飾,覆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燒製,遂成青花瓷。這一工藝是元代十四世紀最具創意之發明。當時的元青花,隨海陸交通遠渡重洋,銷往東南亞、中東、蒙古草原、中亞、西亞,乃至東非,其掀起各地青花瓷燒造的浪潮,綿延至今。
展出的玉壺春瓶,瓶腹之上,繪有柳、竹、靈芝、菊花,皆唐宋以來之傳統圖案。花卉間隔四人物,裝束各異,或甩袖、或拱手、或揖讓,動作誇張,似戲曲舞臺之生動場景。推測此為元人喜愛的戲劇橋段,躍然瓷上,別具一格。展出的方形小罐與葫蘆瓶,其折枝花葉,筆意迅疾,灑脫不羈,盡顯自信,正是元青花的特色。相較於繁縟密實的青花紋飾,這幾件作品布局疏朗,留白頗多,屬於簡易一類,尤為東南亞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