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展覽回顧

特別展覽
KIMONO-18~20世紀日本服飾特展
  • 展覽概述

    日本和服源於平安時代(794-1185)上流貴族多層次穿搭的裡衣「小袖」,在當時亦是一般庶民的衣著。桃山時代(1573-1603)富裕的商人及庶民興起,開始出現各種裝飾精緻華美的小袖,江戶時代(1603-1868)小袖成為日本各階級的主要穿著,等同今日的和服,也就是「KIMONO」。

    自古至今,和服的外形輪廓幾乎沒有變化,因而特別注重裝飾技法及紋樣設計。江戶時代不論男女服飾皆以小袖為主,初期多在衣服表面滿飾絞染、刺繡的吉祥紋樣;中期以後,技法繁複的染繡小袖漸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設色豐富、線條細膩的「友禪染」小袖;後期則轉為低彩色系,局部紋飾設計也較為低調。

    明治政府(1868-1912)仿效西洋,傳統服飾日漸西化,然而二次世界大戰(1945)前,日本女子日常穿著仍以和服為主。十九世紀末期,隨著工業織機問世、化學纖維及染料的開發等,和服的材料及色彩也出現變化。最大的特色是以油畫風格表現日本傳統紋樣,另一方面,孔雀、薔薇、幾何等西洋紋飾也十分流行。

    此次展覽以本院近年新購日本服飾為主軸,包括江戶小袖、武士服飾、近代和服及織品等,規劃「江戶服飾-織染繡的競演」、「和服之美-創新與傳承」兩單元,藉以呈現日本服飾之美。時至今日,日本人依然保留穿著和服的傳統文化,而KIMONO已成為日本服飾的代名詞。

 
  • 第一單元

    江戶服飾-織染繡的競演

  • 紺地幾何紋絣織風衣(合羽)

  • 江戶-明治時代 十九世紀末期
    紺地幾何紋絣織風衣(合羽)

    絣織技法(日文kasuli)源自於印度,是藉由經緯線先分段綁染後再織成花紋布,因此平紋交織出的紋飾輪廓線,有參差不齊的暈開效果,是其最大的特色。而在日本絣織的應用大約在江戶中期,院藏〈紺地幾何紋絣織風衣〉,藍染的綿線織出雙線、格子及橢圓菱形等簡樸的設計,這類斗篷形風衣又稱「坊主合羽」是源於桃山時代葡萄牙傳教士穿著的風衣,江戶時期成為男子旅行的外出服飾。

 
  • 第二單元

    和服之美-創新與傳承

  • 白地孔雀紋銘仙和服(單衣)

  • 昭和時代 二十世紀
    白地孔雀紋銘仙和服(單衣)

    白地織出的藍孔雀及鮮紅羽毛配置於全件和服,構圖大膽、配色華麗極為亮眼。而本次展出的精品白地孔雀紋銘仙和服,所代表的是大正、昭和初期,也就是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三O年代左右日本所流行的和服款式,一般推測較具像的孔雀紋的流行與當時西方的新藝術風潮有關聯,這個時期不論在油畫、工藝品及服飾,孔雀紋變得較為常見。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銘仙」和服散發出一股迷人昭和時代的復古風情,但彼時「昭和摩登」的潮服今日依然充滿歷久彌新的魅力。

  • 黑地矢羽條紋絣織和服

  • 昭和時代 二十世紀
    黑地矢羽條紋絣織和服

    院藏的〈黑地矢羽條紋絣織和服〉即是傳統矢羽紋抽象化的運用,看似直條紋的紅白經線隱藏著紅矢羽紋,搭配橫向的緯線的白矢羽紋。矢羽紋是取羽箭造型的設計,射出的箭不再回頭,意味著出嫁女子的貞節。昭和初期令人憧憬的矢羽紋銘仙,經常登上許多流行刊物及小說的要角,本件作品堪稱為昭和摩登的代表作。

  • 桃紅地鳩紋刺繡名古屋帶

  • 昭和時代 二十世紀
    桃紅地鳩紋刺繡名古屋帶

    昭和時代以後在配色和紋飾上,都展現出新時代的大膽創新。化學染料的大量運用使得和服的色彩越趨鮮豔,而最大的特色是以油畫風格表現傳統紋樣,另一方面,孔雀、薔薇、幾何等西洋紋飾也十分流行。院藏精品〈桃紅地鳩紋刺繡名古屋帶〉色彩豔麗紋飾新穎,正是反映時代潮流的作品。

展覽資訊
  • 時間 106-01-17~106-08-27
  • 地點 3F S304
  • 費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