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展覽回顧

特別展覽
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
佛教自西元前三世紀起向亞洲各地傳播,於一世紀初傳至中原漢地,而藏族則遲至七世紀始與之接觸。西藏佛教雖大部承襲印度後期大乘佛教(Mahāyāna Buddhism)特色,亦吸收相當程度的漢傳佛教內容,再融入當地原始宗教習俗,而發展成為今日的獨特信仰體系。
 
藏傳佛教各宗派皆形成「轉世化身(藏語Tulku)」的傳承世系,漢人稱之為「活佛」。此項傳統未見於印度或中國,在西藏也是漸進發展而成。無論七至九世紀的「前弘期」佛教或十世紀末復興的「後弘期」佛教,藏區佛寺的領導承繼皆採師徒或家族制。十三世紀,噶瑪噶舉(Karma Kagyu)派為決定教派領袖,首先採用轉世(Reincarnation)制度。十五世紀,活佛體制已漸為各派採納,迄今仍係藏傳佛教領袖的主要傳承方式。
 
宗喀巴(Tsongkhapa, 1357-1419)於十五世紀創建格魯(Gelug)派,初期發展採師徒傳承,後亦兼納轉世體制。十六世紀末,蒙古諸部陸續接受格魯派為主要佛教信仰,並將藏語Tulku譯為蒙語「呼畢勒罕(Khubilghan)」。滿族入關前,因蒙古部落影響而接觸藏傳佛教,入關後更扶植格魯派為滿、蒙、藏三族共同信仰。對於呼畢勒罕的承續,清廷曾建立完整的官方認證體制,透過正式冊封與定期納貢,由格魯派掌理蒙藏地區政教事務。
 
本特展以清代活佛相關文物為佈陳內容,一以介紹清廷與各重要活佛間的互動,一以說明清宮藏傳佛教藝術的特色。

人氣國寶展-山高水長散策旅行行程
展覽資訊
  • 時間 109-08-01~109-11-01
  • 地點 3F S304
  • 費用
十八世紀 清宮作品
金剛法佛像
  • 卡盧博物館藏
此尊三面六臂,左手主臂摟著佛母,是圖像尊格與藝術表現均難得之六品佛樓造像。乾隆皇帝建六品佛樓,體現其對格魯派尊神系統化的熱情投入。
清乾隆四十六年 清宮作品
宗喀巴金像
據背光背面銘文,本件為乾隆四十六年(1781)以西藏作品為型,照式範金鑄成。宗喀巴(1357-1419)雙手胸前成說法印,手中各撚一莖蓮花;花頂左側托經,右側托劍,皆象徵智慧,亦說明黃教創教祖師為文殊化身。
清順治年間 西藏作品
金嵌松石珊瑚壇城
此座壇城以綠松石代表須彌山、四大部洲、七金山、日、月等,周繞以珊瑚串,乃順治年間五世達賴供養於西黃寺,章嘉呼圖克圖又請入內廷供養者。全器金屬作工之繁密,乃至珊瑚、松綠石的質材,均屬上乘。
十七世紀後半 西藏中部
《班禪源流》組:班禪二世
  • 卡廬博物館藏
《班禪源流》組畫為後藏著名畫師、新勉派創始人卻英嘉措(活躍於十七世紀中葉)所創繪。此件二世班禪筆描與敷色相當細膩,為目前已知最早版本。
清代
六世班禪進獻《丹書克》(祝壽文)
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禪(1738-1780)應乾隆皇帝之邀,赴北京出席其七十歲壽誕祝賀活動。此份《丹書克》(祝壽文)由六世班禪當年八月二十日寫於熱河的須彌福壽之廟,內容是對乾隆皇帝過往十一世轉世的祈請。文中,他自述這是他見到乾隆皇帝時內心所感。
清乾隆五十五年內府朱印滿文本
《清文全藏經》
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宗以蒙、藏、漢文《大藏經》皆已刊行,獨闕滿文,遂請三世章嘉呼圖克圖主持譯經,五十五年(1790)完成,共一○八函,初刷十二套,現存兩套:一套存拉薩布達拉宮的三界殿,另一套則分藏兩岸故宮。
十八世紀 內蒙作品
金剛手
  • 雙清文教基金會藏
肥短壯碩的忿怒相金剛手,三目圓瞪,齜牙咧嘴吐舌,具威嚇之勢,與觀音﹙慈悲﹚、文殊﹙智慧﹚合稱「三依怙」,表「勇猛力量」。鎏金明亮飽滿,手指、腳趾等細節富有彈性,為內蒙造像的精品。
民國
七世章嘉大師手書藏文及梵文
  •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藏
第七世章嘉大師手書的梵、藏文二體六字大明咒,即漢譯之「唵嘛呢叭咪吽」。
皇太子胤礽奏摺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奏聞賜給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人參藥品
康熙二十七年(1688),蒙古準噶爾部入侵喀爾喀部,一世哲布尊丹巴(1635-1723)率喀爾喀部貴族歸順大清。自三十年冬(1691)至三十九年(1700),他受邀避難長駐北京。由這份康熙三十六年(1696)太子胤礽(1674-1725)呈康熙皇帝的滿文奏摺,可證康熙對哲布尊丹巴的重視。
清代 清宮作品
象牙瓔珞冠、象牙瓔珞衣
象牙及動物骨骼雕製成的髑髏五佛冠和瓔珞裙,是蒙、藏族年節法會時演舞喇嘛穿戴的服飾配件。冠上飾代表五方佛的梵文字母,腰間飾法輪、金剛杵,墜飾寶石、垂鈴,細緻華麗,為宮廷作坊製品,原貯藏於皇帝居住的養心殿。
清代
銅鍍金佛塔及《五福德經》 附木座
嵌玉木座的屜內置《五福德經》玉冊,座上供奉銅鎏金藏式佛塔,覆鉢下作三道圓階的尊勝塔,塔龕內亦彩繪尊勝佛母,塔座陰刻大象等動物,塔底刻十字金剛杵,刻線流暢,塔型圓渾,比例均衡,是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作坊的佳作。
十八至十九世紀 西藏作品
白傘蓋佛母
  • 揭諦樓藏
此尊為《佛頂白傘蓋陀羅尼》的具象化現,信徒相信誦此咒可避難怯病,甚且具護國息災之功。此像呈千面千臂千足:具三主面;右主臂持法輪,左主臂持傘,餘臂呈扇形排列;千足下為所護眾生,身後為烈焰背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