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當期展覽

常設展覽
包羅萬象—院藏亞洲織品展
展件清單

織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論是穿著打扮、日常用品,還是空間裝飾,都能看到織物的身影。本次展覽精選院藏亞洲織品文物,規劃為「包覆與盛物」、「裝飾與辨識」、「護佑與祝福」三個主題,分別從實用功能、社群關係、精神象徵等面向,呈現織物跨越時代與地域的多元面貌與豐富意涵。本展還設有學習體驗區,透過實例展示、放大圖說與觸摸體驗,介紹基本的纖維材料與製作技法;並配合視障觀眾需求,提供了兼具文字與點字的雙視圖冊。此外,配合故宮亞洲藝術節的年度主題,本展的「婚慶盛裝」單元展示亞洲各地的結婚禮服,呈現其中的禮俗文化,以及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祝願。
 
*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慷慨出借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使得本次展覽內容更加豐富。
 
一、包覆與盛物
織品,是運用多樣的纖維與技法製作而成,具有各種實用功能,可以用來包裹身體,提供遮蔽與保護;也能夠覆蓋空間,提升美觀與舒適度,進而營造特定的氛圍;還可以用來盛裝物品,以妥善保存,且方便攜帶。
 
二、裝飾與辨識
在社會群體中,織品經常發揮重要的裝飾和辨識功能。人們透過織品服飾多樣的材質、工藝、形式、色彩和圖案等,不僅能美化自己的外表,展現個人風格和審美品味,同時也提供豐富的視覺訊息,標誌出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和群體認同。
 
三、護佑與祝福
在許多文化中,織品被賦予精神層次的象徵意義與功能,人們相信特定織品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祛除災厄與疾病,並保護人們順利度過出生、成年、結婚與死亡等重要階段。此外,織品的紋飾也常常隱含著吉祥的寓意,代表著祝福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婚慶盛裝:沖繩
今日日本沖繩地區的婚禮,新人在西服與和服外,還可以選擇在地特有的傳統禮服。這類服裝的形制,主要脫胎自古代琉球士族的禮服。服裝的色彩、花紋不再以彰顯身份階級為目的,而是展現不同於日常的場合與氛圍,不論是畢業紀念攝影或新婚宴會都可以選擇穿著。新郎多半頭戴稱作「帕」(hachimachi)的冠帽,身穿交領、右衽、衣袖寬大的單色禮服,並將寬版腰帶打結在腰部前方;新娘則會紮起沖繩傳統髮髻(karaji),飾以長簪(jiifaa),身披色彩繽紛的紅型風格外袍,造型華麗而高雅,同時帶有明亮溫暖的海島風情。
 
亞洲織品數位體驗
織品服飾一直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與品味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染織工藝受到地理環境、社會經濟、貿易交流、民情風俗等不同影響,呈現出豐富多元的面貌。本空間結合故宮典藏文物與前瞻數位科技,邀請您化身為「織品小工坊」的專業職人,創造出美麗經典的織品;您也可以站在「亞洲穿衣鏡」前,與故宮的織品文物進行配對與變裝,以互動方式探索亞洲織品的獨特魅力!
展覽資訊
  • 時間 常設展覽
  • 地點 3F S304
  • 費用
烏茲別克/19世紀末-20世紀初
男性絲絨刺繡外袍
這款男性「卡拉特」(khalat)外袍採用貴氣的紅色絲絨裁製,並以釘金繡裝飾對波花草紋,中心以綠色絲絨點綴,衣背處的金線刺繡形成類似雲肩的開光圖案,外袍內裡則為質地精美的紅地絲織伊卡。袖口、衣領、開襟和下襬邊緣處皆以金繡帶以及稱作「齊亞克」(zhiak)的織帶作雙層收邊。昂貴的質料與繁複的裝飾,皆反映衣著主人有著較高的社經地位。
烏茲別克/19世紀
女性伊卡外袍
這款外袍以多彩繽紛的絲經棉緯伊卡裁製,內裡襯以紅地白花的印花棉布。這種專屬女性的「慕尼薩克」(munisak),是中亞傳統婚禮中不可或缺的嫁妝,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婚禮上或新婚前幾天,可以像蓋頭巾般披覆在新娘的頭上,在她未來出席各種慶典活動時,則作為正裝穿著。當她人生走到盡頭的那一天,「慕尼薩克」將覆蓋在她的棺槨上,陪她走完最後一程。
烏茲別克/19世紀末-20世紀初
女性伊卡外袍
這款外袍的面料為絲經棉緯的伊卡,布料上的紅黃圓形圖案及紅色條紋,皆為經線的顏色。內裡近衣緣處,為穿著走動時容易露出的地方,使用稱作「貝卡薩布」(bekasab)的彩色條紋布包邊,其他部分則鋪以三色格紋印花棉布。這類外袍袖子的長度多半長於手背,活動時可以把袖子回推至前臂或手腕,皺縮在一起袖子,形成一種另類的量感與美學。
巴爾幹半島/19世紀(鄂圖曼帝國時期)
女性無袖外袍
「皮爾皮里」(pirpiri) 無袖外袍,款式多元,是鄂圖曼帝國境內阿爾巴尼亞女性的傳統服裝之一。這款硬挺的紅地絲絨外袍,為立體剪裁,內裡選用模仿伊卡紋飾的絲織面料。大量的金屬線刺繡為其特色,衣緣處的螺旋狀裝飾邊,則是視覺的亮點。
巴爾幹半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鄂圖曼帝國時期)
女性長袍
這類長袍是鄂圖曼帝國境內阿爾巴尼亞女性的傳統服裝之一。形制為窄身、圓領、長袖,並有喇叭狀的下襬。這款長袍以紅色絲絨裁製,金線刺繡裝飾。腰際設有口袋,前襟與袖口飾以金線纏製而成的鈕扣,扣子上另加珊瑚珠。這類鈕扣是巴爾幹半島傳統服裝中常見的裝飾元素。
土耳其/19世紀末-20世紀初(鄂圖曼帝國時期)
刺繡巾
這類亞麻長巾,一般作為女用浴巾。長巾的中段為毛圈組織,利於吸水。兩端則為斜紋組織,其上以絲線及金線刺繡花卉,柔和的配色與大量的金線,使這條長巾格外典雅。
鄂圖曼帝國時期,公共浴場是女性少數能外出的社交場所之一。浴場也是慶祝重要日子到來的地點,例如傳統婚禮前的新娘浴儀式。此時精緻的刺繡巾與木屐便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
土庫曼/19世紀
雀兒比刺繡蓋頭衣
土庫曼特克部落(Tekke)的女性禮儀服飾─「雀兒比」(chyrpy),主要的特色是兩條懸垂於衣背的裝飾性假袖,女子出席重要典禮時會將之披戴在頭上並覆蓋住肩膀,類似斗篷或蓋頭巾。
華麗的絲質「雀兒比」多以刺繡幾何花卉紋為裝飾,最具代表性花紋是鬱金香,它是春天草原上生意盎然的野花,象徵了生育與繁衍。而土庫曼女性社會身分的轉變,往往直接展現於服儀上,年長女性穿著白底色的雀兒比,已婚中年女性則穿著黃地雀兒比,深色或黑色則是年輕女性專屬的顏色。
印緬邊境(唐庫爾那加部落)/19世紀-20世紀
頭飾及頸飾
唐庫爾人(Tangkhul)是居住於印緬邊境的少數族群,那加族(Naga people)的一支,他們相信犀鳥是鳥類之王,其鳴叫如虎,其羽毛極具價值,故以之作為武士階級的裝飾。這頂戰士專屬的頭飾上,有著十二根黑白分明的犀鳥尾羽作扇狀排列,據信這些羽毛分別代表唐庫爾氏族的祖先。古代只有成功的獵首者才能穿戴這類頭飾,今日則是傳統慶典男裝的一部份。
印度 喀拉拉邦/19世紀末-20世紀初
儀式用木雕頭飾
這頂扇形頭飾,以浮雕木片拼接組成,重約4公斤,用於印度喀拉拉邦的地方宗教儀式,稱作「普坦和錫拉」(Poothan and Thira),此為崇拜卡利女神(Bhadrakali)的一種信仰。儀式中,「錫拉」(卡利女神)會頭頂這類巨大的扇形頭飾,外圈再加掛一道弧形的彩色織品,「普坦」(濕婆神的副官)則配戴誇張的面具,並身著鮮豔的服飾。飾演兩位神祇的男性舞者,於每年的普拉姆節(Pooram)期間,用激昂的舞蹈為村人祈福,並驅除邪靈。
印度 北方邦/19世紀
刺繡帽
這頂西式王冠造型的頭飾,由半圓的織物帽身,與十組金屬骨架的拱狀葉組成,帽子表面以「扎爾多及」(zardozi)刺繡裝飾。這類頭飾流行於十九世紀印度的阿瓦德地區(今北方邦)。1820年左右,蒙兀兒宮廷衰弱不振,當地貴族藉機建立起獨立的地方政權,並一改既有的頭飾傳統,借用歐洲王冠的造型與象徵意義,作為一種區辨主權的符號。
印度 科羅曼多海岸/18世紀後期-19世紀
繪染禮儀用布
院藏這件繪染布,長度近六百七十公分,其上描繪了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的故事。畫面敘事由左至右、分上下兩行,以精彩的分鏡,展演了英雄羅摩的誕生、習藝、婚禮、放逐後的森林生活,以及為了拯救妻子踏上的冒險歷程。這類構圖形式,或可追溯至印度早期神廟中的雕刻,亦可見於十八世紀泰米爾納德邦境內的壁畫,推測這件作品可能曾為宗教奉獻物或儀式上的掛飾。
印尼 蘇拉威西/20世紀初期
禮儀用布(瑪瓦或瑪)
這類稱之「瑪」(maa')或「瑪瓦」(mawa')的禮儀用布,是蘇拉威島西南部的高地住民─托拉查人(Toraja)的傳家織品,可能用於祖屋重建的落成儀式。布上以蠟染描繪了生長在半圓土丘上的巨木,構圖推測源自印度帕稜布(palampore)上的花樹紋,但語境則完全屬於在地文化。樹,在托拉查人的傳統裝飾中隨處可見,巨大的樹木常與創世神話中的世界樹有關。而畫面中,樹下的人正以長竿鉤取樹上的果實,傳達鉤住財富與繁榮的願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