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展覽回顧

常設展覽
翰墨空間|情為何物,一往而深
展件清單:下載
疫情讓人沈澱,常
竟是無常。
回首
也只獨留「情」字。

 
  近年新冠疫情重創全球,隔離、封城、鎖國 ……,斷裂了人際與國際間的互動。據WHO統計,新冠確診通報超過七億人次,死亡更直逼七百萬人,在如此驚怖恐慌中,我們共同走過了親友摯愛病危與告別的傷慟,也因而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
  有感無常是常,唯情為真,本次選展書畫與織品文物共二十六組件,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在緣起幻化的共情中,體證當下的珍惜。
  同時,展覽檔期適跨越新舊曆年與西洋情人節,是「情」的相聚,也是應景的祝福。
 


心海慈航 ∙ 敬天憫人
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是親近世人的守護者,象徵慈悲與智慧。早期印度佛教初傳中國之時,觀世音菩薩以男身呈現,後漸以女相盛行於漢地。
 • 日本人〈十一面觀音〉
 • 清 陳書〈出海大士像〉

聖王賢相 ∙ 君臣典範
細數歷史上成就王圖霸業的例證,「君臣」間的和諧與信任,常是國家能否富強、迎來盛世的關鍵。
 • 宋 〈繡倫敘圖〉
 • 無名氏〈書諸葛亮出師表〉

過庭之訓 ∙ 寸草春暉
家庭,是型塑人格特質的原生脈絡。古有明訓,父母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以及子女菽水承歡的反哺孝心,是樹立良好家風的基石。
 • 宋 〈繡倫敘圖〉
 • 元 趙孟頫〈致中峰和尚尺牘〉(〈南還帖〉、〈醉夢帖〉、〈兩書帖〉)
 元 管道昇〈致中峰和尚尺牘〉
 元 趙雍〈書中峰和尚作懷淨土詩〉
 • 元人〈文姬歸漢圖〉
 • 明 仇英〈美人春思圖〉
 明 仇氏杜陵內史〈畫唐人詩意〉
 • 清 陳書〈出海大士像〉
 清 錢陳羣跋顧媚〈畫幽蘭〉
 • 清 曾衍東〈二十四孝八屏〉

共行浮世 ∙ 相濡以沫
每個時代的愛情,都演繹著永世的經典。患難相隨、休戚與共的知己之愛,予人無懼氣魄,翻滾紅塵浪中。
 • 宋 〈繡倫敘圖〉
 • 元 趙孟頫〈致中峰和尚尺牘〉 (〈南還帖〉、〈醉夢帖〉、〈兩書帖〉)
 元 管道昇〈致中峰和尚尺牘〉
 • 明 仇英〈美人春思圖〉
 • 明 馬守真〈雙鉤蘭〉
 明 王稺登題馬守真〈雙鉤蘭〉
 • 明 黃道周〈五言律詩十四首〉
 明 蔡潤石題顧媚〈畫幽蘭〉
 • 清 龔鼎孳〈行書〉
 清 顧媚〈畫幽蘭〉
 • 清 朱耷〈東坡朝雲圖〉
 • 清 羅聘〈蘇小小像〉
 • 民國 郭梁〈牛郎織女圖〉
 • 民國 林風眠〈紅顏將軍〉 

同氣連枝 ∙ 如手繫足
兄弟姊妹是我們在世上的第一個玩伴和朋友,也可能是一生中陪伴我們最長時間的人。在充斥鬥爭算計的宮闈政治中,皇室手足親情,彌足珍貴。
 • 唐 玄宗〈鶺鴒頌〉
 • 唐 玄宗〈鶺鴒頌〉(經訓堂法書)
 • 宋 〈繡倫敘圖〉

契若金蘭 ∙ 莫逆于心
人生難得一知已,千古知音最難覓。在起伏跌宕的世局中,唯有風雨故人,消融萬古長愁。
 • 宋 〈繡倫敘圖〉
 • 民國 傅狷夫〈書李白詩句〉

春風化雨 ∙ 桃李芬芳
老師以無止盡的耐心、毅力與關懷,循循善誘,教化孩子,帶領我們追求知識,並找尋人生的方向。
 • 清 金廷標〈畫曹大家授書圖〉

陌路共情 ∙ 同感相惜     
無心的初機,卻蘊蘊一生的漫長。人與人之間的同理與共情,讓孤獨客旅的偶遇如斯美好。
 • 明 唐寅〈琵琶行圖〉
 • 明 董其昌〈書白居易琵琶行〉

牽繫有情 ∙ 靜靜陪伴
動物能安撫人的情緒,減少內心的孤獨感,並帶來精神的慰藉與喜悅,是人類生活的忠實陪伴者。 
 • 明 宣宗〈畫花下貍奴圖〉
 • 清 郎世寧〈八駿圖〉
 • 清 沈振麟〈畫狗〉
展覽資訊
  • 時間 常設展覽
  • 地點 2F S203
  • 費用
日本人 十一面觀音
  「觀音」又稱「觀世音」,是尊通達諸法,尋聲救苦的菩薩。因悲憫心,示現各種迹相渡化世人,「十一面觀音」即其化身之一,有著多頭二臂或四臂的特殊造型,象徵救拔眾生、引導佛道的威神力。西元六世紀左右,十一面觀音的造型在印度出現,隨其在各地的流佈,面部的排列與表情產生變化。
  畫中男相觀音法相莊嚴,全作繪製精謹,乃佛畫精品。本幅為彭楷棟先生捐贈文物。
無名氏 書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181-234),三國時期蜀漢丞相。爲匡扶該政權,鞠躬盡瘁,後世尊崇譽爲忠臣楷模。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伐魏前,寫給後主劉禪(207-271)的奏章。文中除勸說後主繼承先帝遺志,成興復漢室大業,也表達報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此冊行楷書五十一行零三字,結體寬綽,書風遒勁,筆勢雄渾,前人或謂李北海(674或678-746或747)書或作唐人書,今改題無名氏以俟考。
清 曾衍東 二十四孝八屏
  曾衍東(1751-1830?),山東嘉祥人,曾子第67代孫。清乾隆壬子(1792)舉人,仕運不濟,流放客死溫州。
  古人常於畫像磚、畫像石、漆畫以及壁畫上,繪製孝子圖像教化世人。此八屏立軸敘述傳統「二十四孝」的故事,曾氏揮灑人物筆墨狂放,以簡潔的畫風結合直白的詩文,描寫子女回報父母劬勞顧復恩情。圖文構思巧妙,書體遒勁,簡筆畫法開創中國近世漫畫先河。
 
元 趙孟頫 致中峰和尚尺牘/元 管道昇 致中峰和尚尺牘
  趙孟頫(1254-1322)與管道昇(1262-1319)的結合,成就中國藝術史上完美的婚姻。延佑六年,管道昇病逝於南歸途中,給了趙孟頫相當大的打擊,在〈南還帖〉、〈醉夢帖〉、〈兩書帖〉中,向中峰明本(1263-1323)禪師慟述妻子過世後的悲緒。
  趙妻管氏篤信佛法,管氏〈致中峰和尚尺牘〉表達對禪林巨擘的感念。
 
唐 玄宗 鶺鴒頌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英明多藝,善隸、行書。鶺鴒鳥性習於「飛鳴行搖」間,彼此聯繫照應,故《詩經》以其為兄弟友愛的象徵。開元九年(721),玄宗見鶺鴒千隻翔集於宮殿上,遂召人撰文並親自書成此卷。此作線條豐腴,遒勁有力,昭示盛唐雄健外放的氣象,是玄宗僅存的傳世墨蹟。
  此卷於清朝乾隆年間經畢沅(1730-1797)撰集,錢泳(1759-1844)、孔千秋刻,收錄於《經訓堂法書》。法帖為譚伯羽、譚季甫先生捐贈文物。
民國 傅狷夫 書李白詩句
  傅狷夫(1910-2007),浙江杭州人。1949年渡海來臺,對台灣當代藝壇影響深遠。
  本幅草書李白(701-762)七言古詩〈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作者乘興縱筆、隨心所欲,行雲流水如繪畫般。傅氏將書法視作繪畫,嘗云「以畫法入書,莫如行草。」傅氏「連綿草」展現千萬軍馬的氣勢,呼應李白奔放跌宕的詩句。
  本幅為傅冬生、傅勵生先生捐贈文物。
清 金廷標 畫曹大家授書圖
  金廷標(?-1767),浙江吳興人,花卉、山水皆擅,也長於人像寫照。乾隆南巡時進呈作品,因獲贊賞,被召供奉於內廷。
  金廷標筆下人物秀致,敷色雅麗。本幅畫東漢才女班昭(約45-120?)案前執筆授書,二女攜兒旁觀,孩童在旁喧鬧嬉戲,呈現為人師者的包容和引導,亦沖淡教化過程的嚴肅氛圍。班昭博學高才,著有《女誡》,和帝(88-106)曾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號曰大家。
明 董其昌 書白居易琵琶行
  元和年間(806-820),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遷謫九江,偶遇擅奏琵琶的長安歌女,因憫其身世飄零,是而寫下〈琵琶行〉,自抒仕途失意的苦悶。
  董其昌(1555-1636),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萬曆十六年(1588)進士,書畫創作與理論兼長,且精鑒賞,晚明江南藝壇領袖。董其昌行書此詩,點畫秀勁,結體優美,墨色濃枯變化自然。與邢侗(1551-1612)、米萬鍾(1570-1631)、張瑞圖(1570-1641) 並稱「明末四大書家」。
 
明 宣宗 畫花下貍奴圖
  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年號宣德,當政十年締造「仁宣之治」,宮廷藝事亦臻鼎盛,足與宋徽宗(1100-1126在位)「宣和畫院」相媲美。
  宣宗雅尚詞翰繪事,本幅畫文石野菊旁,兩隻貓咪舔爪歇息。畫家以沒骨法描繪貓的身軀,再鉤描皴擦,呈現毛茸茸的質感。寵物的陪伴為人類帶來精神的慰藉與喜悅,宋代表現貓咪的繪畫漸增,本幅即是追彷宋朝畫家李迪(活動於十二世紀)風貌,成作於宣德元年(14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