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展覽
《法華經》及其美術
展覽檔期
第一檔 111/01/29-04/24
第二檔 111/04/29-07/17
展件清單:下載
法華經圖錄出版品網頁
《法華經》是佛教大乘初期的典籍,約成立於西元1世紀前後的印度。在《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透過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宣說人人都能獲得跟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並要眾人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潛力。
經中亞絲綢之路,《法華經》自西元3世紀傳入中國,逐漸受到推崇,之後更普及韓國、日本。法華信仰可說是東亞佛教文化圈的一大特色。而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被東亞佛教徒日常唸誦,對觀音信仰在東亞的盛行,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再者,《法華經》推崇寫刻佛經與造像,也因此造就了相當數量的美術遺存。以院藏佛教典籍而言,《法華經》也是數量最多的一部。
歷來解析一部佛典,常將經文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以幫助大眾理解。「序分」說明該經宣講的地點、參與人物等背景,「正宗分」闡明該經教義或細說修行途徑,「流通分」頌揚修行這部經典的助益,並鼓勵信眾廣為流傳。
本展覽借此傳統亦分為三大單元,「序分」介紹《法華經》這部典籍,「正宗分」介紹《法華經》在美術表現上的幾個重要主題與類型,「流通分」則呈現《法華經》歷來的宏揚與流傳,試圖透過典籍與美術,呈現這部千餘年來激勵、感染東亞人心的佛典及其在美術上的成就。
1. 序分
第一大單元將介紹《法華經》的各種漢譯本、各品主要內容、歷來解釋此經的重要著作、以及根據《法華經》發展出來的佛教儀式。
宗教美術圖像多是依據經典而創作。對於《法華經》文本的認識,有助於理解其美術圖像。
1.1 《法華經》的漢譯與內容
《法華經》歷經多次漢譯,現存竺法護(約230-307年)、鳩摩羅什(344-413,或350-409)、闍那崛多(523-605)等翻譯的三種全譯本。其中鳩摩羅什本文辭簡練優美,流傳最廣。
經文內容可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釋迦牟尼佛宣說人人都可達到跟佛陀一樣的境界;第二部分宣說佛陀壽命無限,以及鼓勵眾人效法菩薩的精神,積極地在現世弘揚《法華經》,把救濟眾生視為修行的場域;第三部分講述藥王、觀音等幾位大菩薩與《法華經》的聯繫、或以不同方式救濟眾生的故事,作為眾人效法的典範。
本單元主要展示各版本《法華經》,刊本、寫本兼具,一方面介紹《法華經》的內容,一方面呈現其書法、版式等特色。
1.2 《法華經》的論疏與拜懺
針對釋迦牟尼所說的經典,後代祖師常予以解說開演,或闡明大義、或隨文注解,即為各種佛典之論疏。
《法華經》在印度即受到諸多重視;傳到中國,歷代許多佛教祖師鑽研此經、提出論說。特別是隋代釋智顗(538-597,智者大師)開創天臺宗,將《法華經》推升至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所有經典中的最高位置,不僅提出精細的疏解,更開展出禪修、拜懺的實踐方法。
2. 正宗分
第二大單元將介紹法華美術的幾個重要面向,包括最早出現的「二佛並坐」、經塔信仰、著名的「法華七喻」等主題、以及蒐羅各品的法華變相的不同表現類型。
2.1 二佛並坐與經塔信仰
「二佛並坐」是《法華經》最早出現的美術圖像,典故出自《法華經․見寶塔品》:當釋迦牟尼佛宣說《法華經》到一半時,多寶佛乘坐七寶塔從地下湧現,證明此經所說皆是真實。之後,七寶塔開啟,多寶佛邀請釋迦牟尼佛入坐,二佛遂並坐於塔中。「二佛並坐」代表了過去世與現在世的佛陀共同許諾了《法華經》所宣說教理的真實,成為《法華經》堅定信仰的表徵。
承繼著之前的佛教傳統,《法華經》強調建造佛塔的功德,但認為塔內應以《法華經》的供養來替代佛陀舍利的供養,因此除了造塔外,還產生經塔類的作品。
2.2 法華七喻
釋迦牟尼佛說法善用譬喻,《法華經》更以眾多譬喻故事聞名,其中以「火宅喻」、「窮子喻」、「藥草喻」、「化城喻」、「繫珠喻」、「髻珠喻」、「良醫喻」等所謂的「法華七喻」最為著名。「法華七喻」的說法,現存最早出自印度祖師世親(Vasubandhu,4-5世紀)所著的《法華論》(漢譯《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論中提到這七種譬喻故事乃針對七種煩惱眾生的心病。
「二佛並坐」主要體現《法華經》的堅定信仰;「法華七喻」則更具體地傳達《法華經》教說的主要內容,也就是佛陀過去所說的僅是權宜之計的「方便法」,並鼓舞眾人往到達佛陀的智慧境界邁進。
本單元主要以發展成熟的宋元版七卷本《法華經》的相關扉畫,一方面介紹法華七喻的故事內容,一方面展示藝術家用圖繪說故事的功力及其風格演變。
2.3 法華變相
隨著隋唐經變畫的發展,藝術家更著力於將經文內容轉變為視覺圖像。「觀音菩薩救難」、前述的「法華七喻」、「無數菩薩從地踴出」、「藥王菩薩以身供養」等具有豐富敘事情節的主題逐漸被加入《法華經》的美術表現中,先在敦煌壁畫中發展出縱軸式構圖,之後在七卷本《法華經》扉畫中大放異彩。
本單元以敦煌莫高窟第61窟數位投影、以及院藏宋元明各版本《法華經》,呈現其美術表現的多種類型。
3. 流通分
宣揚教說是宗教經典的重要任務。展覽第三大單元,一方面將進一步介紹《法華經》在宣揚教說上的重要美術主題,特別是獨立流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以及相關的觀音變相;另一方面則陳述歷史上《法華經》於亞洲各地不同語言的翻譯與流傳。
3.1 誓願流通
在釋迦牟尼佛宣說人人都可達到跟佛陀一樣的境界之後,《法華經》一方面以戲劇性的「二佛並坐」證明經典的真實可信,另一方面鼓勵眾人弘揚,並特別講述常不輕、藥王、妙莊嚴王等於過去世宣說、供養、修持《法華經》、以及觀音於現在世救度眾生、普賢誓願於未來守護《法華經》信眾等故事。這些事蹟呈現了作為大乘佛教典範的菩薩的各種弘願,其精彩的情節亦觸動人心,而成為藝術家的表現題材。
本單元繼續以宋元版七卷本《法華經》的相關扉畫介紹這些誓願故事,另從經典、圖繪,介紹《法華經》美術圖像中作為釋迦牟尼佛兩大脅侍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以及在經典弘傳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靈驗故事。
3.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觀音變相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觀音普門品》或《普門品》,出自《法華經》第25品。釋迦牟尼佛於此品宣說觀音「聞聲救苦」、「普門示現」。由於形象感染人心,此品最遲在南朝蕭梁時(6世紀初)已有獨立單行本,又稱為《觀世音經》。此品為《法華經》最著名的一品,也是東亞佛教徒日常唸誦的經典。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對東亞觀音信仰的盛行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更進一步衍生出魚籃觀音等新圖像,並先後與出自《華嚴經》的善財童子、與出自《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的龍女結合為三尊像。這些在在顯示《法華經》對中國晚期佛教的影響力。
3.3 《法華經》在亞洲各地的流傳
釋智顗(538-597)所創立的天臺宗將《法華經》視為該宗最主要的經典。隨著佛教文化在東亞文化圈的傳播,《法華經》及該宗的學說先後被傳播到朝鮮半島與日本;之後更隨著日本僧人最澄(767-822)與高麗僧人義天(1055-1101)先後到中國學習,回國後融入其他各宗學說,分別創立日本與高麗的天臺宗,提升《法華經》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隨著佛教在中世紀於亞洲各民族間的傳播,《法華經》陸續被翻譯為藏文、西夏文、蒙文,最後在清乾隆皇帝(1735-1796在位)的時候被翻譯為滿文。
本單元展出院藏高麗時期《法華經》泥金寫繪本、以及《法華經》相關經典的藏、滿文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