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展覽回顧

特別展覽
名山鉅作—張大千廬山圖特展
〈廬山圖〉不僅是張大千(1899-1983)晚年的潑墨潑彩傑作,更是存世最大的整絹繪畫,2019年2月已由文化部核定公告為國寶。
張大千本名爰,籍貫四川內江。早年即銳意專研五代迄清的歷代名跡,奠定傳統書畫根柢。抗戰期間(1941-1943)復前往敦煌臨摹唐宋壁畫,歷時2年7個月,自此畫風日趨恢弘瑰麗。50歲後卜居海外,履踪遍涉歐美諸國,閱歷既廣,更能兼融中西,在傳統筆墨基礎上,另創潑墨、潑彩的嶄新格局,成就了後期藝術的典型風格。79歲(1977)由美國返臺,築室臺北外雙溪摩耶精舍。雖體力漸趨羸弱,猶堅持作畫不輟,甚至勇於挑戰自我極限。縱178.5公分、橫994.6公分的〈廬山圖〉(1981-1983)即為其最後的精彩鉅製。此作雖非出自對景寫生,但凝聚了大千畢生的畫藝精粹,筆墨縱橫排盪,並融合潑彩大寫意法,畫面布局宏偉,吞吐著極其撼人的氣勢。
今年5月10日適逢其120歲誕辰,故宮已於4月1日至6月25日在北院舉辦「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蔚為藝壇一時之盛。惟當時因〈廬山圖〉猶在限展期間,未能同步展出。故特選在10月5日至2020年1月5日,於南部院區舉辦〈廬山圖〉單品展,一來作為紀念張大千的延續活動,再者也讓南臺灣的觀眾能夠更方便地欣賞到這件國寶名作。
〈廬山圖〉繪製期間,大千曾函請方介堪(1901-1987)為此作鐫刻「以放易莊」、「以簡易密」、「閉門造車」、「有此山川」四印,只可惜大千辭世前,〈廬山圖〉雖已題上兩首詩,但沒來得及落款和鈐印。本次展出,特別運用電腦合成技術,在〈廬山圖〉的數位輸出圖上,添配印章,模擬此作完成的樣貌,益使全畫更臻完璧。
 
展覽資訊
  • 時間 108-10-05~109-01-05
  • 地點 2F S203
  • 費用
1981-1983
廬山圖
  • 縱178.5公分、橫994.6公分
〈廬山圖〉(1981-1983)為張大千晚年最後的精彩鉅製。此作雖非出自對景寫生,但凝聚了大千畢生的畫藝精粹,筆墨縱橫排盪,並融合潑彩大寫意法,畫面布局宏偉,吞吐著極其撼人的氣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