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概述
「嘉慶君遊臺灣」是流傳於臺灣中南部地區,一則大眾傳誦、由來已久的民間故事。考之於歷史,嘉慶皇帝無論即位前或登基後,都從未到訪臺灣;但傳說中的嘉慶君在臺遊歷、考察民情、鋤強扶弱,宅心仁厚的形象深植民心,許多名勝古蹟與他遊臺傳說緊密攀連,成為地方上情有獨鍾的傳奇人物。
嘉慶皇帝,是滿族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1711-1799)第十五子,全名愛新覺羅‧ 顒琰(1760-1820),廟號仁宗,諡號睿皇帝,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嘉慶是他的年號。嘉慶親政以前,在帝師們教誨中領悟克勤力學的重要性,培養出勤、儉、仁、慎的品德;他涵養經史、題詩行文的造詣與才華,深獲皇父肯定。親政之後,表面上繼承了乾隆朝長久太平之局,實則內政積弊已深,官僚腐敗, 民情浮動。嘉慶皇帝以儒家理想治國,崇儉黜奢,孜孜求治,整飭貪官,關心民間疾苦,致力匡救時弊。證之史冊,他在位期間,先後平定許多內部動亂,抑制社會危機的蔓延,尤其是他剿滅了海盜蔡牽(1761-1809),維護東南沿岸海防與臺灣的安定;另一方面,他繼續推動乾隆朝的文化事業,整理皇室收藏,編纂官書典籍。嘉慶皇帝的才華與名氣雖被皇父乾隆皇帝掩蓋,然其詩文創作豐富,數量僅次於其父,而創作水平猶勝一籌,堪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多產詩人皇帝。
回顧以往舉辦的清代文物展覽,焦點大多集中於清初康熙、雍正與乾隆三帝;相對地,處於歷史轉折關鍵時期的嘉慶皇帝,其事功與藝術文化成就未受到應有的關注。本特展即以嘉慶皇帝一生事跡為主線,歷史上的嘉慶皇帝雖未曾到臺一遊,然而在二百餘年後的今天,除精選院藏嘉慶朝文物外,並結合相關單位與私人收藏,實現嘉慶朝文物一遊臺灣的構想。特展透過「嘉慶皇帝與臺灣」、「嘉慶皇帝其人」、「宮廷收藏與藝術」、「文化事業」與「安內靖亂」五大單元,以臺灣民間傳說中的「嘉慶君遊臺灣」為楔子,透過傳說與史實對話,使民眾重新認識歷史上的嘉慶皇帝,並進一步了解這位以往相對被忽略的清代君王的一生事跡與藝文鑑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