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遠域—風格與特色
院藏伊斯蘭玉器來自中亞、南亞、西亞,更跨及東歐。
中亞,西起裏海、東迄新疆。蘊藏豐富玉料的崑崙山橫亙於新疆南部,山之北麓和闐地區是河中籽料的主要採集地,因此也形成悠久的玉雕工藝。
南亞的蒙兀兒帝國以北印度為核心,盛時疆域擴及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印度德干高原。沙加罕時期,皇室作坊的玉雕工藝達於高峰。也是目前存世量最多,品質最佳的伊斯蘭玉器。 雖然沙加罕的繼承者奧朗則布對藝術缺乏興趣,但帝國之外的某些印度土邦也擁有自己的玉作坊,製作融合蒙兀兒風格及本土印度藝術元素,甚至夾雜土耳其、中國風味的作品。
跨西亞至東歐的鄂圖曼帝國,王室屬突厥族系,與蒙兀兒帝國關係密切。原本喜愛用深碧綠玉器滿鑲金絲寶石,但或受蒙兀兒玉器影響,十七世紀後也製作浮雕花葉紋的淺色玉器,紋飾略呈剛勁風格,但存世量不豐。
中亞玉器
中亞,是指亞歐大陸的中部地區,由於多為沙漠或草原氣候,數千年來,有多種游牧民族在此稱雄爭霸。其中以蒙古、突厥兩系最為強勢,迄今仍是中亞的主要族源。據文獻可知,五世紀起中亞地區就發展本土玉作。
十四世紀後半蒙古帝國瓦解後,具有蒙古與突厥二系血統的帖木兒以薩馬爾罕為都,建立了帖木兒帝國(1370-1506)。玉的主要產地—和闐,或在帝國境內,或屬與帝國關係密切的東察合台汗國。
十八世紀中葉,大清帝國兼併了中亞東端的準、回二部,稱之為新疆。此後回部不斷進貢玉器,有的被加題御製詩,陳設於重要的宮殿中。但更多的被裝入「回子布套」堆積在乾清宮旁的庫房—端凝殿北小屋中。多為光素的碗、盤,底部明顯地與中國碗盤不同。部分器壁厚實、拋光暗啞、琢工粗糙,甚至帶有長期使用痕。
南亞:典型蒙兀兒帝國玉器
1506年,國勢衰弱的帖木兒帝國為烏茲別克族所滅。1526年,帖木兒的第六代孫巴布爾率軍入侵印度,建立蒙兀兒帝國。其母系來自蒙古成吉思汗,「蒙兀兒Mughal」一字就是「蒙古Mongol」一字的印度轉音。
十七世紀時,蒙兀兒國勢強盛,疆域跨今日之印度、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東端。賈汗吉(1605-1627)與沙加罕(1627-1658)父子兩代帝王非常獎勵藝術創作。沙加罕自各地延攬藝匠,成功地融合中國、中亞、印度、歐洲等傳統,創造新的風格。此時玉雕主題多取材自然界的花葉、瓜果、羊頭、馬頭等。用既硬又韌的冰冷玉料,描述花葉的柔嫩、瓜果的豐碩與動物的精爍。
蒙兀兒玉雕多為食器類,如:碗、杯、盤,杓、壺、瓶、罐、盒等,此外還有不少雜器,如:墨水罐、刀劍柄、火藥筒、鏡背、古蘭經架、撐架、小佩飾、戒指等。
南亞:非典型蒙兀兒風格的印度玉器
所謂「非典型蒙兀兒風格的印度玉器」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指印度半島在蒙兀兒帝國的統轄範圍之外,如德干高原等地的本土政權,受到蒙兀兒帝國影響也發展了玉雕工藝。但所雕琢的作品或尺寸較小、或紋飾較密集且工整,甚至雙柄變為單柄、器身比例失調等。在蒙兀兒帝國玉器上的蓮紋多為陸生的鐵線蓮、銀蓮花,但在印度土邦的作坊裡常雕琢寫實的水生荷花,或誇大花蕊的西番蓮。
第二類則是模仿土耳其或中國的玉雕設計。前者如器壁一束一束花葉紋以「開窗」構圖排列;後者則見器底成圈地盤繞葉莖,甚至模仿中國古銅器的「爵」形杯,卻從器底中心琢一罌粟花,四片柔美的寬花瓣向上包於器壁與三足上。
西亞至東歐:鄂圖曼帝國玉器
由於蒙古族系佔領了東北亞的主要地盤,突厥族系則自中亞向西遷徙,更以西亞為基點,跨入東歐建立了鄂圖曼帝國(1299-1922),國勢最強時,疆域跨及歐、亞、非三洲。日後逐漸萎縮,最後發展成土耳其共和國。
換言之,鄂圖曼帝國與蒙兀兒帝國的王室祖先都來自中亞,如同表兄弟般地有著共同的血緣。明白了他們的歷史背景,就瞭解為何在土耳其與印度這兩個彼此不相連的地方,發展了相似的玉雕藝術。
受到蒙兀兒帝國影響,十七世紀在鄂圖曼帝國發展出不鑲嵌金絲寶石的淺色花葉紋玉器。存世作品不多,但也有其獨特的風格。雖然也雕琢規整、對稱的花葉紋,但風格較為硬朗剛直。將莨苕葉參差不齊的外輪廓規範得有似平邊寬葉;器腹的花葉紋常以連續「開窗」式排列、器柄多垂直或平出;偶見豆莢形器底。此外,鄂圖曼玉工常將每個花瓣或葉片都磨成圓或橢圓形的凹窩,即是所謂「淺杓雕」,創造輕薄瑩透的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