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展覽回顧

常設展覽
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
展件清單:下載

本展透過院藏歷代書畫,系統性地介紹繪畫與書法的發展脈絡。但古典書畫多屬紙、絹類材質,相對脆弱,因此具體展件均以展出三個月為原則,屆期將更換展件。


繪畫

  本院所藏歷代繪畫,形式上有立軸、長卷、冊頁、扇面等之不同;依其內容主題,則可概分為人物、花鳥、山水三類。
  中唐(八世紀)以前,人物畫盛行,以東晉顧愷之、唐代吳道子為代表,到了五代,山水畫與花鳥畫取代原本人物畫的中心地位,花鳥畫奉西蜀黃筌「鈎勒」、南唐徐熙「沒骨」技法為圭臬,山水畫則有華北的荊浩、關仝與華南的董源、巨然等名家。
  宋代(960-1279)范寬、郭熙、李唐等人的巨碑式構圖,將山水畫推向高峰,尤其南宋畫院在宮廷倡導下盛況空前,花鳥畫精緻古典,人物畫則細密恢弘並陳,山水畫則強調觀察自然與詩意入畫,以留白與對角線構圖,來凸顯意境與象徵性。
  元代(1279-1368)趙孟頫的「書法入畫」,承接蘇軾、米芾等文人「心畫」寄情、不求「形似」的藝術理念,將文人畫帶往新方向,「元末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等繼而創造更豐富的風格,成為文人畫的典範。
  明代(1368-1644)畫派因地域發展而有不同,如蘇州「吳派」的優雅細膩,閩浙「浙派」的粗放水墨,各具特色。明末「松江派」董其昌,以其豐富的藝術見解,建立將風格對立體系化的藝術史觀,影響後世至深。其後,王時敏、王鑑、王翬和王原祁等「清初四王」繼而發揚,形成「正統派」。
  清代(1644-1911)「正統派」奉職於宮廷,也包容歐洲傳教士帶來的西洋畫法,立體與透視成為再造傳統的新工具。宮廷之外,活躍在揚州的一批標榜「怪奇」的畫家,筆墨造型皆非正統,成為後世追求變革的先聲。


書法

  書法以其別具一格的漢文字結構、形體、線條與筆畫運行,組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並衍生出古文、篆、隸、草、行、楷等不同書體風範。
  秦漢時代(221BCE-220)是書法發展的關鍵期,從獸骨龜甲上刀刻的甲骨文、鐘鼎食器上鑄造鐫刻的銘文、以及自由多變的大篆石鼓文等,統一成結構標準的小篆,而為了書寫上的快捷,筆畫平正的隸書,逐漸取代小篆,成為漢代通行的書體。
  草書、行書、楷書等書體,都由隸書持續演變形成。魏晉南北朝(220-589)時,書體參雜與發展中的書風時而可見。草書,書寫最為便捷,漢初竹簡即可見其雛形;楷書,為隸書逐漸演變的正規字體,形體方正,易於辨識;行書,則介於兩者間,比楷書流暢,較草書易於辨認,實用性最強,極盛於晉。王羲之是行書成熟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隋唐兩代(581-907)書體承繼魏碑的峻整風格,政治統一則使南北各地書風融會,筆法更臻完備,楷書遂成通行書體,顏真卿為集大成者。顏真卿之行書體,納入張旭、懷素的筆法及草書精神,兼容魏晉隋唐風流氣骨,與王羲之比肩。
  宋代(960-1279)以後,書法家繼承傳統之餘,又積極探索表現個人情性。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蘇黃米蔡」四大家,也多以行書體取勝。
  元代(1279-1368)提倡復古,延續晉唐傳統,趙孟頫楷書尤為精絕,與唐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歐顏柳趙」。
  明代(1368-1644)書法面貌紛雜,行草書特別活潑自由,如「吳中三大家」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南董北王」董其昌、王鐸,都是凸顯個性自成一格的書家,與依循傳統法度者形成對比。
  清代(1644-1911)以降,書法受到考據學的影響,為隸篆兩體開創新局,更利用篆、隸書法的線條趣味來寫楷書或行書,開啟「碑學」大門,引領新的書法風尚。
 
展覽資訊
  • 時間 常設展覽
  • 地點 2F S203
  • 費用
徐渭 寫生
  徐渭(1521-1593),號青藤道人。這件作品以寫意水墨技法作畫,計有牡丹、蓮花、菊花、蘭、繡球、茶花、玉簪花、石榴、水仙、竹、梅花等十一種植物,每段以草書自題五言或七言詠物詩一首。本作詩書畫俱全,觀者可據以評斷,是否如徐渭自評「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畫家雖然以大量的墨與水分描繪,但物像邊緣不至於渙散,維持筆墨瀟灑勁健之感。整體線條粗細及墨色變化豐富,簡單數筆便能呈現植物的盎然生意。
蔣廷錫 桃柳鴝鵒
  蔣廷錫(1669-1732),是清代康熙、雍正時期的詞臣畫家。此作描繪以鳥爪停佇在桃花柳枝間的八哥,尾巴朝天,鳥身向下垂墜,鳥首微向右揚,是鳥類常見的姿態,寫實又生動。
  畫家主要使用沒骨法,直接以水墨或顏料畫出物體形狀,只在鳥喙、腳爪和花瓣邊緣,才使用水墨或深色顏料粗略勾勒輪廓。乾隆時期以西洋繪畫技法重繪的《合摹蔣廷錫鳥譜》之〈鸜鵒〉同樣描繪佇足在樹枝上的黑色八哥,由於蔣廷錫《鳥譜》下落不明,或許可透過這件〈桃柳鴝鵒〉推測《鳥譜》原作的繪畫技法。
余省、張為邦合摹鳥譜 鸜鵒
  本幅出自於《鳥譜》,原名余省(1692-1767以後)、張為邦《合摹蔣廷錫鳥譜》,是乾隆皇帝(1711-1799)下令製作的大型圖譜。每開右幅以西洋技法描繪鳥類,再以沒骨技法配景;左幅則以漢文、滿文記述其名稱、特徵及生態習性等,類似於現代鳥類百科圖鑑。
  畫家以明暗對比呈現出鳥身的體積感,並用些許白色顏料加強光線映照在鳥羽上的反光,強調物體的受光面及陰暗面。背景的紫薇花仍使用傳統沒骨技法,中西畫技互相搭配合作,正是清代宮廷創造出的特殊風格。
王蒙 花溪漁隱
  王蒙(1308-1385),元四家之一。山石使用王蒙特有的「牛毛皴」,以繁密的點觸及小曲線描繪山體,表現江南林木茂盛的景況。
  據研究,「花溪漁隱」畫題為王蒙外公趙孟頫(1254-1322)由〈桃花源記〉衍生而來。畫作以層巒堆疊的山丘界分出前後兩景。前景描繪隱居住所,兩側有桃花盛開,是引用陶潛(365-427)寫〈桃花源記〉漁人誤入桃源仙境的意象。河上有漁人垂釣,舟中有女子,呼應題跋寫范蠡(前536-前448)與西施「同泛五湖舟」歸隱的詩句。畫中描繪地點為浙江吳興的霅溪,王蒙將桃花源的意象寄託在實際的景點,開創新的隱居山水圖像。
傳宋
無款 文會圖
  這件作品描繪三位文人在屋內飲茶聚會的場景,一旁有僮僕備茶。畫中對於器物和用具的顏色及細節描繪相當仔細,如竹製的椅子及腳踏、兩張桌案上的青瓷碗、白瓷菜碟、黑瓷茶托等,皆一一交代。
  畫作上沒有簽款,傳為宋人所繪。畫中有幾處不合常理的描繪,例如最左邊的馬嘴疑似與後方的門柱重疊,圍牆的屋瓦與門柱的交界處消失等,顯示這件作品有可能是後人的摹本。然因物件描繪精細,仍不失為佳作。
傳唐人
文會圖
  這件畫作描繪文人雅士在庭園宴飲聚會的場景。文人圍繞大桌而坐,桌上已備好各式果盤、菜碟及餐具。童僕在一旁煮水備茶,另有兩位文人在樹下交談。整件作品色彩豐富,以雙鉤線條描繪物像,勾勒細勁。畫作中間有拼接的痕跡,從煮茶器邊緣消失的狀況,推測有一小段畫幅因故被裁切。此作構圖與院藏宋徽宗(1082-1135)〈文會圖〉(故畫000836,70件限展國寶)幾乎相同,但部分物件(如桌子、箱子、水勺等)未被完整畫出,推測兩件作品可能是出自同一稿本。
戰國(秦)
詛楚文
    約西元前四世紀末,秦王曾刻石祈求諸神降禍給楚國,即〈詛楚文〉。原石亡佚,此幅是北宋〈絳帖〉翻刻本。字形比秦
代小篆方整,筆畫尖細,轉折處常用短線相接,似刀刻之甲骨文。「巫」、「神」、「壹」、「復」、「若」、「率」等字,或上承周代金文,或僅見於〈石鼓文〉、〈青川木牘〉等先秦字跡,正是金文往小篆演變中的文字風貌。
顏真卿 自書告身
  告身是中國古代政府在頒授官職或功勳時發給當事人的證明文件,常規是由中央機關派專人抄寫、用印後核發。今東京書道博物館藏楷書墨跡一件,即顏真卿(709-785)於780年擔任太子少師的告身,舊傳為顏氏親筆。通篇多用藏鋒筆法,線條圓厚豐潤。結字多採縱勢,但中宮寬綽,給人古拙、偉岸之感。本次展出黃莉容、黃文如姊妹捐贈清代〈三希堂帖〉翻刻本,摹刻俱佳,可略窺原貌。
董其昌 臨顏真卿告身帖
  董其昌(1555-1636),官至禮部尚書,在書畫創作、鑑賞、藝術史研究方面有極大的影響力。  
  本幅節臨顏真卿(709-785)〈自書少師告身〉,但在用筆時加入出鋒、方折、顫筆等動作,使線條的造形更加豐富。筆畫間的佈白、字體的大小都比原帖勻整,單字的姿態也更端正。通篇章法疏闊,烘托筆法的精緻和內斂,並傳達自信、慎重的氣氛。按「青宮太保」印,應作於1634年以後,是晚年傑作。
翁同龢 臨顏真卿告身帖
   翁同龢(1830-1904)是晚清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同治(1856-1875)、光緒(1871-1908)兩代帝師,著名書法家。
   本幅節臨顏真卿(709-785)〈自書少師告身〉。雖作楷書,但字體有大有小,姿態或左傾或右傾,行氣和章法也比原作更自由。運筆時加入行書筆法,速度快,常有飛白,墨色濃淡和線條粗細的變化大,收筆和轉折處也不作修飾,甚至誤書「存」為「表」字,更見放膽直書的豪邁氣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