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當期展覽

常設展覽
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
720°VR 線上展覽:芳茗遠播


品茶,是生活,是時尚,是藝術,是文化,也是飲茶人共通的語言。茶的原鄉在中國,自古發展迄今,已由解渴藥飲,經過唐宋的煎煮點啜,到明清的沖泡慢品,隨著茶葉製法的改變,茶器的使用與品茗方式也隨之變化。漢地飲茶習俗,通過使臣與貿易的傳播,融入蒙藏人民的生活,茶葉需求日漸增加,茶馬古道於焉成形,發展出游牧民族的飲茶方式與器皿。

唐宋時期,品茶透過日本遣唐使、留學僧侶及商賈自中國傳入日本,並融入當地的文化精神與行茶禮儀,發展成一套嚴謹的日式茶道。明末,福建僧侶又將閩式飲茶法及宜興茶器帶入,結合日本文人清談的飲茶方法,形成「煎茶道」。
明末清初,飲茶習慣也跟隨中國東南沿海移民的足跡,傳到東南亞與臺灣。臺灣不僅延續閩粵地區「工夫茶」的飲茶傳統,發展至今已將喝茶氛圍推至藝術領域。據《諸羅縣志》記載,臺灣中南部有野生茶樹,說明臺灣地區適合種植,茶商自閩南地區引進茶種及製法,並不斷改良,終於在一九八〇年代發展出高山茶, 主要分布於中南部山區。
展覽依前述脈絡分為「茶鄉—中華茶文化」、「茶道 —日本茶文化」、「茶趣—臺灣工夫茶」等三單元,展出院藏茶文化相關文物,呈現各區域特有的品茗方式與文化;並藉由明代茶寮、日本茶室及現代茶席等情境空間展示,營造出不同時空飲茶的特有氛圍,帶領觀眾認識茶在亞洲的傳播與交流,如何發展出各具特色又相互融通的茶文化。
 


第一單元

茶鄉-中華茶文化

一、唐風宋韻
中國飲茶文化淵遠流長,西元七世紀飲茶習慣已遍及全國。八世紀陸羽(約733-803)撰寫《茶經》(761),對茶葉、茶器及煎煮茶法等有具體的說明,奠定喫 茶方法與器用規制。
唐人烹茶,是先將茶葉輾成粉末,投入茶鍑中煎煮,再分酌於茶碗飲用。茶碗以越窯青瓷及邢窯白瓷最為普遍,通稱「冰瓷雪碗」。
宋人改將茶末置於茶盞,以茶瓶注湯點啜,故稱「點茶」。十一世紀著名文人蔡襄(1012 -1067)著《茶錄》論及飲茶需具備色香味,並列舉九種茶器,然傳世宋代茶器中以茶盞及茶托較為常見。宋人也愛鬥茶,方法是將茶湯打出茶沫湯花,為了觀察茶沫湯花之美,多用黑釉茶盞,一般則用青、白釉色茶碗。

二、明人雅集
唐宋兩代,多見茶葉製成茶餅或團茶,方便運輸。明代自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罷造龍團,惟採芽茶(葉茶)以進」,自此改變了飲用末茶的習慣,茶文化有了劃時代的變化。明人喫茶方式,是將茶葉直接投壺沖泡,再轉注茶鍾飲用,奠定了今日的泡飲方式。茶壺與茶鍾成為主要茶器。茶杯以「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的白瓷為尚,青花瓷茶器也頗流行。茶器除了既有的陶瓷製品外,明晚期宜興紫砂及朱泥茶壺的使用亦蔚為風尚。再者,明代文人講究品茶空間,本單元依據吳中愛茶人,也是大書畫家文徵明(1470-1559)〈品茶圖〉,營造明代茶寮,邀請觀眾一窺明人茶空間之陳設與氛圍。

三、清代品茗
清代與明代的飲茶習尚大致相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宮茶器製造的盛世。例如,康熙朝西洋傳教士引進的琺瑯彩技法,隨即應用於茶器生產;其他各類 茶器也皆質量俱佳,在材料、造型及裝飾技法上都達到極高水平。從院藏清宮茶器與檔案紀錄中,均可窺見清代皇帝對茶器的重視與品味。蓋碗的普遍使用,是清代品茗一大特色;此外,清室入主中原仍保留飲用奶茶的民族風情;再者,接待蒙古王公貴族與藏族高僧,筵宴飲用奶茶,也是清宮經常舉行的交誼活動,因此留下了豐富的奶茶器皿,本單元特別選展院藏奶茶器中的精品 ,藉以呈現清代茶文化的多元面貌。

 

第二單元

茶道-日本茶文化

一、和敬清寂
西元八世紀中葉,中國飲茶文化隨著遣唐使及僧人初傳日本。十二世紀末,榮西禪師(1141-1215)從南宋帶回禪院喫茶法和茶種,掀起日本飲茶風氣與栽種製造茶葉。十五世紀,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政(1436-1490)融合武士、貴族、禪僧等文化,在書院茶 室中舉行茶會,時稱「書院茶」。其後,村田珠光(1423-1502)創立古樸簡約的茶室,主張茶人要擺脫慾望,通過修行來領悟茶道的內在精神。到了十六世紀中晚期 ,千利休(1522-1591)提倡「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不再拘泥來自中國的「唐物」茶器,使用樸拙器具,簡素的和式茶器應運而生。

二、煎茶茗讌
十七世紀中葉,明朝商人赴長崎從事貿易活動,明末飲茶方式也東傳至日本。隨後在一六五四年,福建黃蘗山萬福寺隱元和尚(1592-1672)東渡日本,將閩式飲茶法及宜興茶器帶入日本,於是結合文人清玩及不拘形式的飲茶方法,也隨即在日本文人圈迅速流傳。十八世紀「賣茶翁」高遊外(1675-1763)以不分貴賤及禪俗交融的精神,提倡從容自在的飲茶態度,被當時人稱為「煎茶道」。其後,煎茶道受到文人賞玩的趣味影響,品茶遂與賞畫、揮毫相互融合,成為一種生活逸興的表現,然而流傳發展至今,形成一套嚴謹的泡茶規矩與儀禮。

 

第三單元

茶趣-台灣工夫茶

明末清初,隨著中國東南沿海移民活動,飲茶習慣亦傳至臺灣,並逐漸生根發展。臺灣早期的茶文化,承繼自閩南「工夫茶」的傳統,以潮汕四寶即潮汕烘爐、玉書煨、孟臣壺、若深杯為主要的茶器。嘉義笨港板頭村清代縣丞署遺址出土帶款朱泥殘壺、德化白瓷杯及青花杯等,足以為證。
據《臺灣通史》記載,嘉慶年間自福建引進武夷茶,同治時期又有英商推廣種植烏龍茶並大量外銷。二十世紀後期烏龍茶成為臺灣茶的特色,注重茶的色香味,同時也帶動飲茶風氣的興盛,臺灣茶藝在工夫茶的基礎上經過演變,發展出今日多元的品茶文化。

策展人導覽

 

展覽資訊
  • 時間 常設展覽
  • 地點 2F S202
  • 費用
清末民初
工夫茶器一組
  • 白泥風爐(高21.6公分 口徑14.0公分 底徑12.8公分)
​白泥風爐(高21.6公分 口徑14.0公分 底徑12.8公分);白泥單柄壺(高7.5公分 口徑6.8公分 底徑8.0公分);宜興窯朱泥壺(寬9.8公分 高9.8公分 口徑3.7公分 足徑3.4公分);青花花卉紋茶杯一組四件(高3.0 公分 口徑5.0公分 足徑2.5公分);青花萊菔紋茶盤(高3.8公分 口徑16.8公分 底徑13.0公分)

整組為後配茶器:包含白泥風爐、白泥側把燒水壺、朱泥茶壺、青花花卉紋四小茶杯及青花茶池(亦稱茶船)等共五項茶器。此為清代以來閩粵地區常見的基本工夫茶器組合,清中葉閩粵工夫茶普遍使用所謂「潮汕四寶」茶器,亦稱「烏龍茶四寶」或「四寶茶器」 ,四寶為潮汕風爐、玉書煨、孟臣壺、若深杯等四種茶器。前兩器為燒煮湯水用器,後二器則為泡飲茶器。
白泥風爐與單柄側把燒水壺乃潮汕工夫茶器中的特有造型,不僅流行於閩粵,亦外銷東南亞,十九世紀初外銷至日本後,至今仍是日本煎茶道最為普遍使用的茶器。兩器為近代作品,白泥玉書煨燒水壺胎薄,側把內中空,把下印「昌平」、 「寶山」款識;白泥風爐通風口呈鏤空卍字形,外圍菱形花邊,其上刻「百事如意」為十八世紀以後外銷日本煎茶道具上常見造型。
朱泥梨形小壺,彎流曲把,平底內凹,底刻「龍溪魏梓敬珍藏」二行楷款。全器胎泥細膩,器面均帶微小突起砂質顆粒,即愛壺家所謂梨皮泥壺。
小型茶壺為閩南、潮汕一帶喜用來泡飲烏龍茶工夫茶的重要茶器,此壺應為閩南龍溪魏姓愛茶者所持。這類略高的梨形小壺又稱「思亭壺」,傳為清初陸思亭(生卒不詳)所創,長久以來也是晚清工夫茶壺中常見的造型之一。
青花茶盤通常作為燙壺與燙杯保溫或盛杯之用,盤以青花描繪萊菔(蘿蔔菜葉)紋。四小青花茶杯,外壁畫花卉紋,口沿鑲金,底青花書「錦福堂記」,常見於清末民初外銷泰國茶器。
清末民初
「是禮」款紅磚茶櫃
  • 長38.4 寬17.1 高55.4 公分
長方形紅磚胎茶櫃為潮汕工夫茶特有造型,潮汕稱為「茶擔」,是放置各式茶器的櫃式茶棚,磚胎低溫燒成。這類形制茶擔雖有大小之分,但分格置器內容大同小異。器一般分 上中下三段,據茶學者考證,(註)上段右上放置茶爐,有三開口,上口為大圓孔以便納爐,前為八方扇形風口,背後則留一小 半圓形散熱口,因置風爐,故佔有上中段;上段左邊僅留上方的海棠形孔洞,以容海棠形茶葉罐,其下中段左面為方形大開口,可置茶壺、茶杯等茶器;下段整面於右面開口呈一斜放的花瓶瓶體,其上則為磚體刻印瓶口及插飾牡丹花一枝,上實下空巧妙地 形成瓶花裝飾,此格盛放爐炭,作用與炭籠相同,格後方亦有一小半圓孔洞,或亦作散氣之用。茶擔兩側亦分三段,下段各有一扇形開孔,以供手抬提放;茶擔背面除前述上下各留兩小半圓形開孔外,面平而無裝飾。 

全器紋飾分佈於正面及兩側,正面正中門楣上方刻有「是禮」二字,點出茶擔的使用意涵;左上雕飾人物騎獸圖,通風口下方為太極八卦圖,下段為前述之瓶花裝飾,四周及邊框則圍飾回文、錦紋及朵花紋等。茶擔兩側上方各飾蓮花,中段一飾蓮托寶瓶,一飾蓮繫雙筆,紋飾或為道教雜寶紋,與正面太極八卦紋相互呼應。 

清末民國潮州文士翁輝東(1885-1965)在其著書內曾談及〈工夫茶〉有茶壺、蓋甌、茶杯等十八項茶器,其中最後一項就是茶擔,可見茶擔盛行於潮汕地區。 
日本 明治時代
煎茶提籃茶器組
  • 高18.0公分 長21.0公分 寬15.0公分
小型煎茶提籃茶器組,為野外喫茶時使用。全組有白泥風爐、白泥側把燒水壺、朱泥茶壺、青花杯、銅茶托、錫茶葉罐、竹雕茶則、青花香合、銅香瓶、銅炭箸、佛經卷、佛鈕銅印、方漆盒、龍紋銅鏡、藤墊等共二十四組件,悉數收納竹編提籃內,方便攜帶。 

白泥風爐與白泥側把燒水壺為燒水用器,風爐,泥胎細,風口較低,底有鈐印「松齋」;側把燒水壺,短流,鼓腹,底圓弧內凹以利快速導熱,側把圓柱中空,胎薄體輕。朱泥小壺及青花杯為泡飲茶器,朱泥壺,直短流曲把,底印「孟臣」款, 為日本煎茶道常見的「具輪珠」造型,惟蓋較低矮;五青花小杯,外壁繪雲鶴雜寶紋,口沿內一圈轉枝花卉邊飾,底青花書「九谷」款。此四器參照III-1-5工夫茶器組,與清中葉閩粵地區工夫茶重視的「工夫茶四寶」潮汕風爐、玉書煨、孟臣壺、若深杯等 主要茶器,幾無二致。 

錫製茶葉罐,圓蓋,平肩,器身扁平正面呈半圓型弧度,帶四矮足外撇,底「王東」陽刻款;竹雕茶則,器表刻一人 物坐像,並刻「強謂吾心似秋月,爭知肚裡暗昏々」禪語,充滿文人閒適的風格。長方型竹編提籃,內襯團紋暗花緞,多為中國 晚清製品,收納茶器之外,同時可作為茶席中裝飾的道具。其他還有香器及文房用具等充分體現煎茶道在品茗之餘,觀賞金石書畫助興的雅趣。整套煎茶器應為後配。 
16世紀 朝鮮半島
井戶茶碗 銘春霞
  • 高8.1公分 口徑16.5公分

  全器施厚釉,呈「枇杷色」,部分口緣流釉,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圈足露出胎土,底部周圍胎土張裂並有縮釉痕跡(日文稱「梅花皮」),是典型井戶茶碗。

  據推測井戶茶碗產地為李朝時代(十六世紀)在朝鮮半島南部(「慶尚南道」)燒製,原為一般民窯所燒造的日常用器,傳到日本後轉作茶碗。桃山時代以後,深受茶人喜愛,在當時被譽為極品茶碗。

日本 江戶時代
美濃窯 織部綠釉鐵繪海棠形盆
  • 高7.7公分 口徑20.9x24.8公分
織部,指茶人古田織部(1544-1615)所喜好的茶器風格,多製作於美濃地區(日本岐阜縣),以器型多變,紋樣新穎、自然開放著稱。桃山末期(十七世紀)以後特別流行,其特徵是胎體用白土或紅土,部分施綠釉,並以白泥、鐵釉描繪紋飾。 本作品為四瓣海棠形(日文稱海棠為「木瓜」),高直壁,四足,原蓋佚失。通體施白釉不及底,左右兩側各施綠釉,且局部積釉,器內中間色白,用鐵釉繪卷草紋、幾何型紋,並內壁繪橫線,外壁繪直線。整體造型樸拙,為典型織部風格的陶瓷。器作菓子器,用於茶道儀式中盛裝甜食的器皿。
日本 桃山-江戸時代
瀨戶窯 褐釉茶末罐
  • 高9.8公分 足徑5.6公分
小口,短頸,平肩,長筒身底微斂,平底,底部 有線切痕,配象牙蓋。通體施釉不及底,肩部有自然流釉,釉色黑褐交織,別具一格。造型修長,腰部微內凹,方便持握器身舀取茶末,整體樸拙自然,是茶人喜愛的風格。 

這類小罐樣式仿自福建、廣東各窯,原應為香料罐,外銷至日本後被茶人轉用為茶末罐,鐮倉時代(十四世紀)以後,瀨戶、美濃各窯均有仿造。室町時代末期(十六世紀)隨著草庵茶的興起,日本製的茶末罐成為主流,生產地遍及全日本。瀨戶是日本愛知縣瀨戶市周邊生產陶瓷器的總稱,多產日常用器。桃山時代(十六世紀晚期)隨著茶道的興盛,也生產許多茶器。 

茶末罐,另附三個包覆的袋子(日文稱「仕覆」),分別是白地纏枝牡丹織金、青綠地纏枝牡丹織金、花色四菱緞子 ,用於搭配不同主題的茶席。

根據收納外箱上小崛宗慶(1923-2011)的墨書記載,本作品曾為江戶時代造酒大豪商鴻池家的舊藏;另一收納筒狀木盒 上有小崛政峯(1690-1760)的墨書,題名「五月雨」,箱蓋內面則錄有小崛政方(1742-1803)的和歌一首。小崛等三人為武家茶道中的遠州流派,重視樸素內省的侘茶精神,政峯為五代、政方為七代、宗慶為十二代宗家。 
南宋-元代
洪塘窯 醬釉茶末罐
  • 通高7.8公分 口徑5.2公分 底徑4.0公分
斂口卷唇,短頸,弧肩,碩腹,頸下及腹中各刻有一道凹弦紋,上豐下斂,平底,底部遺有線切痕及窯印,後配象牙蓋。胎薄細膩,拉坯痕跡明顯,通體施釉不及底,肩部自然流釉。茶末罐是用來放置末茶的小陶罐(日文稱「茶入」),日人《君台觀左右帳記》內記載從中國輸入的茶末罐,形制多達十數種,而根據考古報告,這類薄胎醬釉小罐在福州洪塘窯有類似的出土器。
器附綠地牡丹格紋緞的包状袋(日人稱「仕覆」),及收納用的木製圓筒盒,盒蓋楷書「漢口廣」及白地暗花草花紋刺繡袋。另外,觀賞茶末罐時多搭配漆盤,方形漆盤,表髹朱漆,裏髹黑漆,底部以朱漆寫一字或記號。內外箱分別載記小堀遠州及藪內六代比老齋(1727-1800)之書跡,原為京都市妙法院所藏。藪內流十代竹翠(1840-1917)寫書札附錄觀賞記。藪內流為茶道流派之一,堅守千利休式枯淡閑寂的「侘茶」理念,也受到古田織部(1544-1615)武家茶道精神的影響。
清 乾隆
瓷仿拉古里木紋茶碗及多穆壺
  • 茶碗(高4.6公分 口徑13.6公分 底徑9.1公分);穆壺(高46.5公分 口徑9.0公分 底徑13.5公分 通寬25.0公分)
奶茶碗與多穆壺均為景德鎮御窯廠以瓷仿古拉里木紋理製作而成。多穆壺是滿蒙藏民族共通使用的奶茶用具。《西藏志》中有所謂「拉庫爾」木,拉庫爾亦稱拉古里木,木色黃褐,帶不規則紋理,傳說具解百毒、避邪功效,因此清宮非常珍重以拉庫爾木作成的木奶茶碗及多穆壺。除以珍貴木材製作之外,亦令景德鎮御窯廠仿製具西藏風格的茶具,形制、木頭紋理,維妙維肖。

藏人熬製穌油茶多使用木筒形多穆壺,多穆為藏語,讀音為「Mdog-mo 董莫或多穆」,即奶茶壺之意。這件瓷製多穆壺口沿呈僧帽狀,帶拱形蓋上塑獅鈕頂,圓直筒身,器身上飾四道凸稜,夔龍把,鳳首流,全器除僧帽沿、四凸稜、及獅鈕施金彩外,器內外均掛仿木紋黃褐釉。

奶茶碗寬口外撇,矮壁闊足,全器與多穆壺同,均施仿木紋黃褐釉。清宮在雍正七(1729)年已見檔案有「花梨木磁桶」的製作,由院藏雍正仿木紋花盆,模仿之逼真寫實,令人難辨真假。乾隆二十八(1763)年《活計檔》亦見載景德鎮御窯場為熱河行宮燒造「仿拉古里茶碗」的記事。寬口淺壁類似墩碗的奶茶碗,清宮自康熙朝以來時有製作,有金銀、玉、木質、匏製、象牙、宜興紫砂、及各種釉彩等,本院所藏康熙、雍正朝銅胎或瓷胎畫琺瑯尤為多見。
清 乾隆六年
洋彩番蓮紋紅地茶壺
  • 高 16.5公分 口徑 5.5公分 足徑 5.7公分
直圓口,短頸,橢圓腹,底微斂,長曲流,弓形把,把內側上方一通氣孔,矮圈足微撇,帶圓紐拱形蓋,紐側及蓋內各有一相連通氣孔。器內及底全施湖綠釉,器外除頸、圈足外,通體於紫紅地上錐刻卷草紋,餘隙彩繪洋蓮四朵,頸飾螭龍二對,肩為如意紋一周,底邊蕉葉紋一周,圈足則飾黃地花卉圖案紋一周。蓋紐塗金,圍繞蓮瓣紋一周,蓋面畫轉枝花葉紋四朵。胎薄透光,壺底藍料書「乾隆年製」四字二行篆款,外加雙方框。茶鍾口微敞,深直壁,矮圈足,內底微凸。器內白釉無紋,外壁紫紅地上錐劃卷草紋,其上加飾彩繪番蓮花三朵。胎骨略重,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這類直弧,深壁,口徑九公分左右的碗器,形制常於宮廷繪畫中出現,作為啜茗茶鍾。 此為清宮檔案中乾隆六年、七年製作的「乾隆款洋彩錦花紅地茶鍾」,另還有相同技法、敞口、口徑較大約十二公分的「乾隆款洋彩錦上添花紅地茶碗」。 

此類紫紅地錐刻洋彩器,剔、畫工精密,不僅器內外滿施彩釉,壺蓋內及底部,甚至圈足、蓋圈足底部也全施金彩。雖然紋飾繁褥,但見錐、畫工序之講究。茶壺與與茶鍾紋飾極為接近,惟茶壺款識為料款;茶鍾則為六字青花篆款。
宣德 寶石紅茶鍾
  • 附凸緣玉璧茶托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晚期至商代)
  • 高 5.2公分 口徑 10.2公分 足徑 4.3公分;璧高 1.4公分 口徑 6.8公分 緣徑 11.3公分
典型撇口茶鍾造型,全器除足底外均施紅釉,釉色鮮紅,橘皮紋棕眼明顯,口足均露白邊一道,近底足處,白釉泛青。胎骨略厚,細白堅緻。外底白地上淺刻「大明宣德年製」六字二行楷款,外加雙圈。宣德寶石紅釉為世所稱,明代王世懋《窺天外乘》中即提及宣德窯:「以鮮紅為寶」。 
寶石紅茶鍾口徑十公分左右,與所謂的明初洪武茶鍾,以及後來《江西省大志》上所載嘉靖白瓷暗龍紋茶鍾大小、形制相近,顯見茶鍾樣式自明初開始宮廷已規格化,宣德寶石紅茶鍾至於清代仍為乾隆皇帝喜愛,因此特別為其選配新石器時代的栗黃 凸緣玉璧作為茶托,凸緣壁上刻有乾隆34年(己丑‧1769)御製詩〈詠古玉椀托子〉:「圓如璧有足承之,置器何愁覆餗為。土浸 久成栗蒸色,石攻後異草垂時。不辭一旦絮城出,似恨當年玉椀離。淨几原堪作珍玩,曾經誰玩亦堪思。」。乾隆茶器的混搭風格與今日好茶人士一樣,援以古物今搭,創意配套。
明 宣德
青花轉枝海棠紋茶葉罐
口呈斂圓內折,鼓腹,圈足外撇,帶蓮苞紐蓋。罐腹周壁繪轉枝海棠花紋,上下則各飾仰覆蓮瓣紋一周,撇足上畫五瓣花八朵。蓋面為逐次擴大的三階傘狀形,內層最小留白,中為蓮瓣紋,蓋沿為轉枝海棠花。蓋內附圈沿一周,牆沿略高可使罐蓋不易滑落。底平呈三階式,外層足底露胎,潔白細膩。青花濃豔,多帶褐綠結晶疵斑,白釉微泛青色,釉面多有使用擦痕。
這類蓋罐作何器用,明代文獻並無記載,至於清代則常見與其他茶器擺設一起,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描繪〈乾隆皇帝雪景行樂圖〉中,乾隆皇帝的侍僕們正在忙以雪水烹煎三清茶的茶器當中,即見著與本器類似的茶罐置於其中,顯示這類蓋內帶高圈沿的蓋罐,可與蓋身貼合,不易滑動,亦可密封免於受潮,或多作儲藏茶葉使用,與故瓷005954相同,蓋內沿均有較深圈壁,多數的明清錫茶葉罐蓋亦復相同作法。
清 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六方茶葉罐
  • 高17.1公分 口徑3.7公分 足徑3.7公分
罐呈六方形,直口,斜肩,直壁,矮圈足,口足亦為六方形,帶平頂六方蓋。蓋面青花繪一蟠螭,蓋壁飾六字三種不同書體的「壽」字,加飾青線三道。罐肩滿畫靈芝如意紋,罐腹則飾山水人物畫,雲松下二老者,一抬頭持杖遙指飛翔而來的仙鶴,另一老者及一揹罐童子亦仰面迎望飛鶴,罐腹上下各飾回紋一周,足邊則為轉枝葉紋一周。胎質細膩,釉色鮮麗、濃淡層次分明,為典型康熙「墨分五色」青花釉色。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二行楷款。
南宋 吉州窯
黑釉木葉紋茶盞
  • 高 6.8公分 口徑 11.0公分 足徑 8.2公分
斗笠形茶盞,通體施黑釉,口沿鑲扣銅邊,內底一點凸起,內壁貼飾枯葉紋,葉紋褐黃、帶藍白條縷斑紋。底足無釉,胎質粗鬆,呈色灰黃,碗壁顯見拉坯遺痕,外底圈足淺遺有沾釉痕跡。釉色漆黑,釉面偶現黃色棕 眼氣孔點。 

剪紙貼花黑釉碗器為江西吉州窯獨創一格的裝飾技法,常見木葉、梅花、龍鳳、或文字等貼花圖案紋。黑釉木葉碗為 其代表作,其技法先於生坯器上施含鐵質的黑褐色底釉,後將處理過、沾染含鐵較低的褐黃釉木葉貼著於黑釉之上,一次燒成,因而產生黑地枯葉饒富趣味的裝飾,啜茶時枯葉若隱若現,別具情趣。這類木葉紋現經學者研究,應為桑葉紋,與江西百丈寺的禪院茶禮流行有關,《百丈清規》〈赴茶湯〉內不少條文中均提及茶在寺院的使用方式、作用和意義,此亦與南宋江西派詩人陳與義「柏樹解說法,桑葉能通禪」的禪茶文化美學相關。 
唐代
長沙窯 綠釉單柄壺
  • 通蓋高 18‧5公分 口徑 4‧9公分 足徑 7‧4公 分
壺圓口,橢圓腹,短流,長方形空心橫柄,柄中段附圓穿孔,以便串連蓋上繫孔。全器除口沿及圈足無釉外,均施綠釉。釉色青綠乳濁,釉層較厚,釉面滿佈細碎開片紋,器蓋釉色偏藍,積釉處雜呈藍斑。

側把單柄壺盛行於唐代晚期,浙江越窯、湖南長沙窯等南北各窯均有燒造,石製器亦有製作 。長沙窯製作多種日常茶器如單柄壺、茶瓶、茶碗、茶末盒等多帶器銘如「荼埦」、「荼盞子」、「大茶合」、「鎮國茶瓶」, 可見飲茶風氣在湖南地區頗為盛行。

單柄壺在唐晚期與短流茶瓶一樣,皆作為注湯點茶之用,其形制與與院藏驪山石單柄壺,以及及國立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收藏的一組唐代滑石茶器中的小型單柄壺極為接近,此為唐代晚期盛行於茶盞內點茶的帶柄 茶瓶,或亦可稱之為「急須」,因單柄壺形制在宋人黃裳〈龍鳳茶寄照覺禪師〉詩中稱「急須」為東南之茶器,用以煎煮茶湯, 這類造型,由唐至今造型、胎釉雖經演變,然千餘年來仍為茶家所愛,明清時期宜興紫砂或閩粵所製白泥尤為多見。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