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當期展覽

特別展覽
薩瓦蒂泰─故宮泰文化特展
擁有逾五千萬遊客吞吐量的素萬那普機場、國際旅客到訪人次數度獨占鰲頭。泰國不僅是全球熱門觀光目的地,亦是全球前三大稻米出口國,更曾多次以「茉莉香米」贏得世界稻米冠軍。但泰國的國際化,並非於當代才驀然驚現。
 
位於季風交會處、對於外來文化態度相對開放的泰國,自古便善於運用其連結東亞及南亞,十字路口般的地理位置,成為亞洲國際商旅轉運樞紐之一;並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了與西方國家的互動,成為海上貿易集貨轉運地,逐漸取代成本高昂的陸地絲路。她融合孟族、泰族、高棉、華夏與東南亞各族群元素,並接納了來自印度、中國的古文明、以致近代歐洲所傳入的信仰與物質文化,加以揉合轉化,逐步創造出獨特輝煌的「泰文明」。
 
千年以來,在現今泰國中部的昭披耶河(中譯湄南河)流域上,曾先後出現、或同時並茂數個文明,如唐三藏法師曾提及的「墮羅缽底(Davarati,約六至十一世紀)」、存有古泰文文獻的「素可泰(Sukhothai,1238-1438)」、以國際貿易與外交著稱的「阿瑜陀耶(Ayutthaya,中譯大城,1351-1767)」,現今泰北清邁地區亦有輝煌的「蘭納王國(Lan Na,1296-1892)」。在現代國家建立以前,外國人多以「暹羅王國」(Kingdom of Siam)稱呼泰國;直至廿世紀中葉,「泰國」這個名字,才在相對新穎的國族概念下產生。
 
本次展覽,嘗試由臺灣民眾較為熟悉的故宮院藏史料出發,回顧泰國在大陸東南亞的多元族群與文化激盪下,於精神信仰及藝術上所展露的傳統特色。接著,引領觀眾進一步思考在全球化的當代,泰文明在接納異質性的日常實踐中,數百年來如何演變創新風貌,而「泰文化」又將如何被定義。透過其與世界的交流與對話,省思同為海陸樞紐位置的臺灣,面對多元文化移入的態度與共榮發展的可能。
展覽資訊
  • 時間 108-10-05~109-01-05
  • 地點 2F S203
  • 費用
清 道光朝
暹羅國金葉表文及螺鈿漆盒
暹羅王國的外交關係多建立於貿易目的之上,並時以國書做為主要交流形式。本件黃金國書的外盒,是以傳自阿瑜陀耶時期的珍珠母貝鑲嵌漆器工藝,製作出蓮花苞紋,並加上稻穗、花朵等裝飾;泰國螺鈿漆器主要用於皇家物品,如曼谷大皇宮內的玉佛寺門板便為螺鈿工藝的經典之作。
 
清 乾隆朝
玄奘撰 《大唐西域記》
  •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十七國〉
《大唐西域記》在四庫全書之中歸類在史部地理外紀類,為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與西域尋求佛法旅途之見聞錄,除詳細描述當時佛教各流派及地區發展情形,並記載自新疆至南印度逾一百四十國的地理與人文,為佛教史研究的重要文獻。
清 乾隆朝
清 姚之駰等人編 《元明事類鈔》
  •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地理門〈慈悲國〉
本書由姚之駰(音因)節錄元明時期各類叢書,分門別類編纂而成。其描寫當時被中國稱為「八百媳婦」的蘭納王國,人民篤信佛教,每座村莊皆建有寺院及佛塔。蒙古帝國元成宗鐵穆耳曾於1297年出兵欲征服此地但戰敗而返。
清乾隆34年
廣東至暹羅水陸道里圖
  • 兩廣總督 李侍堯〈奏為遵旨查詢暹羅國情形由〉
吞武里王朝(1767-1782)初期,暹羅與緬甸戰亂頻繁,數度向中國請求支援調停。清廷為此派員至東南亞,藉當地華僑協助勘查關於緬甸(清代史書稱烏肚番、花肚番)入侵暹羅致阿瑜陀耶王朝滅亡,至吞武里政權建立的詳情,本圖為調查報告之附件。原始文件包含兩名游擊(清代軍官職稱)許全、鄭瑞之呈報,暹羅代表之陳情書、河仙鎮(位在今之越南)華僑莫士麟的陳述書等。暹羅城,指阿瑜陀耶城或稱大城。望閣城,指曼谷。
泰國 15-16世紀
青釉人物、動物、小罐等
  • 素可泰 西撒查納萊窯
泰國外銷陶瓷分布於十四至十六世紀亞洲數個陸地或沉船遺址。推測因中國陶瓷供應短缺,或泰國商港繁榮積極爭取等原因,其陶瓷產品躍上亞洲海上貿易舞台,成為外銷新星,於十五世紀左右達到顛峰。
泰國 15-16世紀
象首鳥身像
泰國佛教重要經典「三界論」中,描述在須彌山下,有一座住著近百種神獸的喜馬潘森林。充滿奇幻與想像的喜瑪潘森林,是泰國藝術靈感的重要來源。本件擺飾頭部有象鼻,身體有翅膀與尾翼,應為Kocha Puksa或Karin Puksa。
泰國 7-13世紀
飾神祇轎杆頭
  • 羅富里風格 青銅
守護神(Thephanom)的形象時常成對或反覆出現,由花中而生、雙手合十,象徵佛陀的守護者;除常見於寺廟或宗教用品上,亦為泰國繪畫、織品、色彩斑斕的五彩瓷器等藝術品的經典紋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