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展覽
薩瓦蒂泰─故宮泰文化特展
擁有逾五千萬遊客吞吐量的素萬那普機場、國際旅客到訪人次數度獨占鰲頭。泰國不僅是全球熱門觀光目的地,亦是全球前三大稻米出口國,更曾多次以「茉莉香米」贏得世界稻米冠軍。但泰國的國際化,並非於當代才驀然驚現。
位於季風交會處、對於外來文化態度相對開放的泰國,自古便善於運用其連結東亞及南亞,十字路口般的地理位置,成為亞洲國際商旅轉運樞紐之一;並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了與西方國家的互動,成為海上貿易集貨轉運地,逐漸取代成本高昂的陸地絲路。她融合孟族、泰族、高棉、華夏與東南亞各族群元素,並接納了來自印度、中國的古文明、以致近代歐洲所傳入的信仰與物質文化,加以揉合轉化,逐步創造出獨特輝煌的「泰文明」。
千年以來,在現今泰國中部的昭披耶河(中譯湄南河)流域上,曾先後出現、或同時並茂數個文明,如唐三藏法師曾提及的「墮羅缽底(Davarati,約六至十一世紀)」、存有古泰文文獻的「素可泰(Sukhothai,1238-1438)」、以國際貿易與外交著稱的「阿瑜陀耶(Ayutthaya,中譯大城,1351-1767)」,現今泰北清邁地區亦有輝煌的「蘭納王國(Lan Na,1296-1892)」。在現代國家建立以前,外國人多以「暹羅王國」(Kingdom of Siam)稱呼泰國;直至廿世紀中葉,「泰國」這個名字,才在相對新穎的國族概念下產生。
本次展覽,嘗試由臺灣民眾較為熟悉的故宮院藏史料出發,回顧泰國在大陸東南亞的多元族群與文化激盪下,於精神信仰及藝術上所展露的傳統特色。接著,引領觀眾進一步思考在全球化的當代,泰文明在接納異質性的日常實踐中,數百年來如何演變創新風貌,而「泰文化」又將如何被定義。透過其與世界的交流與對話,省思同為海陸樞紐位置的臺灣,面對多元文化移入的態度與共榮發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