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當期展覽

特別展覽
旭日初昇-嘉義史前文化展

常設展覽/ 嘉義文史廳

緣起
自2001年通過核定國立故宮南部院區的籌建計畫,嘉義由朴子溪擴展出廣大腹地,提供處足以形塑地區特色的發展空間,加上高鐵交通便利和周邊觀光潛力的優勢條件,因而在2003年成功爭取到故宮南院的設置。在博物館興建初始,針對南院基地現場地質、地層的探查,就不斷發現有經河流沖刷而積累的細碎陶瓷碎片,成為故宮研究人員逐步對嘉義這塊被忽視已久的文明寶地,產生些許瑰麗想像的開端。日治時期學者已經在阿里山上與二、三千年前的遙遠文化相遇,到2002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考古學者,又在太保魚寮的甘蔗園中揭示了二千年前史前文明的存在。嘉義不應該只是現在所見文化邊陲的一隅,應該有一片亙古以來的多元、豐碩文明成果等著被認知。2018年,故宮南院將藉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嘉義魚寮、阿里山地區的考古發掘,看見嘉義早期生活的樣態和文明的發展,也讓包含嘉義縣定古物的球形豆、高腹圜罐等嘉義史前光輝,再次在大家眼前躍現。
 

一、總說明

嘉義舊稱諸羅,地處嘉南平原北端,北回歸線橫空跨過,坐擁山、海、平原匯聚的地理形勢,呈現豐富、精采的風貌:平原西側的魚寮遺址,距今2000年前後有灰坑、貝塚等遺跡,出土灰黑色胎陶器,錛鑿形器、石刀、矛鏃形器、磨製石鋤、巴圖形石器、石鎚、砥石、玉玦等,以及獸骨、貝殼、木炭等,成為嘉義平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代表。海拔高度二千多公尺的阿里山,廣泛分布有距今3800至2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文化,有鄒族祖先遺存的石鋤、石錛、石鏃、石刀等石器,以及粗砂紅褐陶器,以及早期從平原區帶上山,近似西部平原形式的細繩紋紅陶。不同地域空間,反映嘉義史前人類的多元活動樣態,以及山、海不同文化發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聯手,藉由「旭日初昇-嘉義史前文化」展,締造嘉義史前文物的返鄉之旅,讓世人看見嘉義早期生活的樣態和文明的發展。

 

二、分說明

(一)、魚寮遺址

魚寮遺址位在嘉義縣太保市港尾里魚寮聚落西側,嘉64縣道以南,臺糖公 司南靖糖廠所屬白鴿厝農場的甘蔗園內。地屬嘉南隆起海岸平原地形區,海拔高度在12-14公尺之間。日治末期已經在魚寮地區進行考古挖掘,2006年之後,由中央研究院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接續開展。

  1. 自然而然
    遺址出土哺乳類化石、磨製矛頭和箭頭,以及錛鑿和斧鋤型器,顯示距今約21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配合地理環境的發展,原本是溪流出海口或潟湖沿岸的魚寮,盛行捕魚、採貝和狩獵活動外,稻米和小米種植也是當時主要生業方式。
  2. 文化交融
    在雜揉漁撈、狩獵和稻米、小米文化生活型態發展下,魚寮遺址的出土遺物成為嘉義平原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的代表遺址,與臺南的烏山頭期文化相接近,呈現史前文化的交流。石材源自北港溪流域或其他大河河床的大量磨製石鋤、巴圖形石器和磨製石刀,也出現在東面的阿里山區;一些製作耳飾、玉環的特殊石材,甚至遠從後山花蓮而來,都展現出史前時期嘉義平原上的文化交融。


(二)、阿里山遺址

臺灣西南部東北-西南向平行排列的中央山脈、玉山、阿里山與阿里山前山脈中,唯獨阿里山至玉山間的石桌—十字路—塔塔加—八通關一線山脈溪谷貫通東西,是山區人群往來的交通管道。2001至2002年,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進行考古挖掘,共計發掘出Tfuya、Nia-hosa、Yingiana等等60餘處考古遺址。

  1. 多元內涵
    阿里山地區的史前文化,包括下層距今約3800年的繩紋陶與打製石鋤、可能從平原區帶上山的細繩紋紅陶,以及上層距今3000年至200年間,遍佈阿里山鄒族史前文化象徵的石鋤、石錛、石鏃、石刀、石杵等石器,粗砂紅褐陶的陶器。阿里山的史前文化內涵除粗製陶器與打製石器外,又融入臺灣後山玉管、外來琉璃珠,共同交匯出史前文化光輝。
  2. 依山遠水
    阿里山的史前文化聚落因而多在河流谷地或河階臺地上形成,並在海拔高度一千多到幾百公尺的阿里山區,廣泛分布距今3800至2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文化,可視為鄒族祖先所遺存的石鋤、石錛、石鏃、石刀、石杵等石器。
展覽資訊
  • 時間 107-05-01~108-05-01
  • 地點 3F S302
  • 費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