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讓更多人認識並瞭解臺灣原住民族的衣飾文化特色,國立故宮博物院邀集國內六座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北投文物館以及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共同策劃此次聯展,展現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之美。
展覽將依據臺灣原住民各族服飾的表現特色,區劃出不同技法、材質的展區,包含傳統的打製樹皮布、皮革、織布、綴珠、刺繡、貼縫等技法運用在服裝形制上及飾品上的演變與普及,蘊含不同族群、地域、使用場合或社會階級的文化意涵,展出獨特又具代表族群文化傳統的服飾,共計268件,分為二檔期(6月1日至9月2日;9月8日至12月9日)展出。
另外,透過此次聯展促進國內公、私立博物館的資源交流、研究整合與展覽分享,增加臺灣原住民族服飾與參觀者的互動,同時喚起大眾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視,以利原住民族文化藝術的推廣與傳承。
臺灣原住民族概述
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Austronesian)或馬來-波里尼西亞(Malayo-Polynesian)語族的一支。該語族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地區,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東抵接近南美洲的復活節島,南至紐西蘭,臺灣則是目前公認的分布最北端。
臺灣原住民族分布圖
1945年之後,對臺灣原住民族常見的籠統性族稱有「高山族」、「山地同胞」或「山地人」等,直到1994年,透過憲法修訂始獲正名為「原住民」。目前官方認可的族群有十六族,即阿美族(Amis)、排灣族(Paiwan)、泰雅族(Atayal)、布農族(Bunun)、卑南族(Puyuma)、魯凱族(Rukai)、鄒族(Tsou)、賽夏族(Saisiyat)、雅美/達悟族(Yami/Tao)、邵族(Thao)、噶瑪蘭族(Kavalan)、太魯閣族(Truku)、撒奇萊雅族(Sakizaya)、賽德克族(Seediq)、拉阿魯哇族(Hla’alua)及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人口約56萬。另有居住在臺灣西、北、南及東北海岸平原、盆地一帶,與漢人接觸較早的原住民凱達格蘭 (Ketagalan)、道卡斯 (Taokas)、巴宰 (Pazeh)、噶哈巫 (Kaxabu )、巴布拉(Papora)、巴布薩(Babuza)、和安雅(Hoanya)、西拉雅(Siraya)、大武壠 (Taivoan)、馬卡道(Makatao)等平埔原住民,目前並未被官方認定為現生群體。
打製
清《皇清職貢圖卷三》〈鳳山縣山豬毛等社〉記述「男女披髮裸身,或以鹿皮蔽衣,富者偶用番錦嗶吱之屬,能績樹皮為布。」呈現臺灣原住民族早期樣態。早期樹皮布大多在排灣族與阿美族間被運用,因無剪裁用具,僅將幾塊樹皮打成一片,從中間挖個洞套上即可,因此又稱貫頭衣。後來有了縫製衣服的工具,遂出現裁製較簡單的形式。而居住在高山地區的鄒族與布農族,以及南部魯凱、排灣二族,經常將獵得動物的皮革製做成衣飾,種類有豹、熊、鹿、山羊、山豬、山羌或山貓等,製法包含剝皮、刮脂、張皮、曬皮和揉革等五個步驟。從獵得野獸到做成各種款式的衣飾,全為男子的工作,正好與女子的織布成為一明顯的分工現象。
雅美/達悟族魚皮籐甲
地域 臺東縣蘭嶼鄉 年代 19世紀末20世紀初
收藏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圓領無袖對襟的男子魚皮藤甲背心,以水藤條作為本件藤甲的骨架,內層再以樹皮作為襯甲,外層縫合剝鯙科魚皮,而魚皮呈菱形紋的紋樣圖案。接著再以水藤條相縛,在後肩部位呈八道橫條與五道直條相交,衣身下襬處則呈六道圓弧狀。整件藤甲色彩為深棕色,形制上與雅美/達悟族的椰鬚背心相似。另外,前襟處有兩對麻繩綁帶,可於穿戴時相繫,左胸前還有一木管縫於衣身,應可放置物品或作為刀鞘使用。雅美/達悟族男子一般穿著此藤甲時,還會戴上藤盔,是參加驅邪儀式與惡靈戰鬥時所穿著的一件「盔甲」,除此之外,於喪葬或拜訪朋友時,也會穿著,並且也與椰鬚背心的穿著時機相同。據族人所述,一般男子會有兩件以上的丁字裝(褲),一件是跟著椰鬚背心一起穿著的丁字裝(褲),一件是一般盛裝時所穿的,即是送葬時與節慶時所穿的服飾有所分別。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織布
傳統原住民族女性專長的織布,各族均使用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唯腳踏的經卷略有不同,不過織布技法,一般以平紋、斜紋及菱形紋織法為主,另外還有挑織及浮織等。習得方式可從家族傳承、部落學藝的方式取得織法和花紋。編織材質大多就地取材,將苧麻、香蕉樹、構樹等植物纖維捻成紗,染入薯榔、九芎、薑黃、紅藤仔草、大青、黑泥等不同植物染料的繽紛色彩,染好的線紗可再搭配不同材質的獸皮、貝珠、羊毛、棉線等織出完整的衣服。織布過程係從採幹莖、剝皮、去膠、曬乾,再進行搓纖、紡紗、絡紗、煮線、曬乾、整經等手續後,才開始上織布機進行織布。
泰雅族男子長上衣
尺寸 衣長91.5cm 肩寬45.0cm
地域 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 年代 1960 (採集及入藏)
收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泰雅族早期衣物全靠婦女紡織裁剪,主要的材料是苧麻。昔时日常穿著素面麻布裁製,節慶時才穿有帶狀彩色條紋或精美花紋的衣服,且由於染料取得不易,織物色彩多限黑、白、紅、藍色。二十世紀後,因與日本人及漢人接觸、交易日增,色彩豐富絢麗的絨線逐漸流入部落,泰雅婦女以麻線為經、多彩絨線為緯,交織出五彩斑斕的織物。此外純麻布的衣物質輕而薄,對於居地多在千米左右高山的泰雅人其保暖性終究較差,混入絨線後織成的布料更為厚重暖和。
照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泰雅族女子長袖短上衣
尺寸 長62cm,寬126cm
年代 1930s
收藏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本件運用的色彩為白、橙、褐、粉紅、黃、黑、紅、青藍及深藍等色系,紋樣有直線形紋、變化菱形紋、三角形紋、圓形紋等紋飾,為居住在大安溪流域的泰雅族所特有形式,日治時期將稱此區域為「北勢群」,相對應於大甲溪流域上的泰雅族群,日治時期被稱作為「南勢群」。北勢群的部族名為「painohu」,因大安溪底廣闊平坦,以此作為部族名稱,在中部泰雅族中以最「勇猛」著稱。服飾以白麻布為底色,多處多色線的紋樣設計使之展現立體感。底布經線共有白、橙、褐、粉紅及黃等色,緯線有白、黑、紅、粉紅、黃及青藍等色線。使用的布料為麻、毛線及棉線,織布技法為夾織、挑織及貼飾,其中貼飾的作品為他處泰雅族部落所沒有的技術,因而樹立屬於該區域的服飾特色。
照片來源: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尺寸 長85cm,寬70cm
地域 臺東縣臺東市南王里 年代 1957 (採集及入藏)
收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此物件是卑南族成年男子的禮服,卑南語為 katring,譯為「後敞褲」或「護腿褲片」,原先為兩片與下身等長的獸皮或部片組合而成,俾以在山林行走時可保護腿部以避免草傷蟲害。卑南族有兩級會所制度的訓練,12-18 歲為青少年級階段,18 歲以後始進入男子會所,並且經過三年訓練,成為可結婚的青年級成員(稱為 bangsaran)。今日卑南族男子晉升此級時均會穿著katring,在此之前主要是穿著臀部與褲管口繡有圖紋的短褲 paketu,到了中壯年以上年紀才穿著 katring。原來禮服是織製的,不但織製過程有繁雜的禁忌,取材也不便。之後,隨刺繡普遍,以此製作 katring的例子就多了。在族人的觀念中,織製禮服的價值比刺繡來得高,也常由後嗣保留。紅、黃、綠是卑南族織布的三原色,圖紋中常見的是菱形紋,此外有十字形紋、臼形紋、蛇形紋等。katring 膝蓋的十字紋被視為一種高貴的圖紋。
照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刺繡
臺灣原住民族並非各族均會運用刺繡技法在服飾上,如泰雅、賽德克、太魯閣、賽夏、邵以及雅美/達悟等族則無刺繡的服飾。據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的刺繡技法,尤其是十字繡,可能是十七世紀採借自荷蘭人。荷蘭刺繡相當發達,女子六、七歲即開始學刺繡。學習時,均以樣品布作為範本,大多繡在床單上,或手套、毛巾的邊緣。十字繡針法的方向一致,整齊而平順,圖案以樹、鳥、動物、人物造型和幾何花形紋為主,平埔原住民的西拉雅族及大武壠族受到的影響最深,可由其繡花樣、頭巾及腰帶刺繡圖案上比對出來。其技法係以竹質細針或金屬繡針穿引用線,並在布帛上作成花紋裝飾,針法分為十字繡、鎖鍊繡(或鍊形繡)、直線繡和挑繡等,唯魯凱族具有緞面繡的技法。
大武壠族女子頭巾繡片
尺寸 長14.7cm,寬34cm
地域 東阿里關(高雄市甲仙區小林村) 年代 1930 (入藏)
典藏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大武壠平埔族人用黑色頭巾包覆頭髮,早在清代歷史文獻描述中就經常提到,也是用來區辨裝扮與周邊漢人差異的重要特徵之一。原本男女都包覆頭巾,但是到十九世紀末期,男子大多改穿漢式衣而逐漸不包頭巾,有些人還剃髮結髮辯。但婦女仍普遍延續包頭巾的習慣直到 1930 年代以後仍然可見。頭巾主要是大幅的長條狀方形布塊。盛裝配戴的黑布頭巾,二端貼縫有豔麗多彩紋樣繁複變化的長方形繡片。此件黑色長方繡片,表面以紅、白、紫色繡線,採平針繡和十字繡法,繡有二層紋樣組合,下層繡有連續菱形紋和心形紋,中間夾有茂密的針狀圓球花形和垂穗形紋樣;上層為二排平行連續白色菱形紋,間夾紅色和紫紅色雙線十字紋。刺繡布塊底端,縫綴有 9 個紅色絨毛球。這是 1930 年日本人類學者馬淵東一到楠梓仙溪東阿里關(後來更名為小林村)調查時採集文物,繡紋中明顯可見小林村族人認為最具獨特代表性的針狀花球紋。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貼飾
在臺灣原住民族衣飾文化中,僅南部具有貴族階級的排灣、魯凱二族會在不同顏色布上勾劃圖案,再裁剪下來,有時以布塊作對折或再對折,而後剪成對稱或輻射狀圖案,以刺繡線縫於衣服上並呈現圖案的技法,稱為貼飾,又稱貼布繡。從早期受取材不易所進行的拼貼,到各族以各種圖案、布料增添衣飾的豐富性,在在展現臺灣原住民族在衣飾文化發展上,對於敬天愛物的精神、傳統信仰的承襲以及多元技法的運用,不過也限於貴族階級才可以使用。
排灣族攜物袋
尺寸 長67cm,寬39 cm
地域 屏東縣獅子鄉 年代 2004 (入藏)
收藏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攜物袋袋身呈倒梯形(或稱船形),左、右兩角接縫一條背帶。袋身以紅、綠及黑色棉布縫製而成,並施以貼飾技法。袋蓋上以黑色棉布剪裁貼縫四人相連圖紋,並於四個角落貼縫方形的卷曲形圖案。袋身兩側貼縫長條形的卷曲形圖紋。背帶以一長條形天藍色布條上方貼縫一紅色棉布條而成,上、下兩側以彩色琉璃珠綴以相連三角形紋,中間縫綴二十一個圓形白貝板,並以紅、黃、綠三色毛線編繩橫貫中央。背帶一端與袋身的縫合處綴以金屬流蘇,另一端縫綴四顆紅、黃及綠色毛球流蘇做為裝飾。此攜物袋為屏東縣牡丹、獅子、春日、來義鄉及臺東縣達仁鄉之排灣族地區常見之樣式。穿戴方式係將攜物袋披掛於服飾的外側,背帶自右肩至身體左側,採斜掛的方式佩戴,毛線流蘇垂於腰後。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綴珠
在臺灣原住民族的服飾中,具有綴珠技法的,僅泰雅、賽德克、太魯閣三族以及排灣、魯凱二族,所運用的珠子材質為貝珠與琉璃珠。前三族運用了硨磲蛤磨製成細小圓珠狀的貝珠材質,在苧麻織布上縫綴成貝珠衣或珠裙等服飾,並無特別花紋,早期僅在特殊場合穿戴,後來作為結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日治時期也當作高價值貨幣使用。不過,據研究,貝珠衣的製作者是靠海邊的阿美族人。另外,具有貴族階級的排灣與魯凱二族,早期係將與荷蘭人交易而來的不同顏色細小琉璃珠,利用線串接起來,再縫綴於衣服、帽子或配件上,縫製出各種象徵身份及階級地位的圖案,做為參加節慶、婚禮的盛裝,彰顯個人財富與權勢。其圖案包含人頭形紋、人像形紋、太陽形紋以及蛇形紋等。
泰雅族貝珠長衣
尺寸 長89cm,寬53.5cm
地域 宜蘭縣大同鄉復興村(牛鬥社) 年代 1920s
收藏 國立臺灣博物館
「貝珠衣」是在衣服上以白色貝類穿孔磨製而成的圓柱型小貝珠綴飾,有各種類型,其中無袖、無領、無扣、前開對襟,長可及膝,平行或垂直縫綴數萬顆貝珠的「貝珠長衣」(lukus kaha)最具代表性,也最為貴重。貝珠衣飾主要流行於北部與中部的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與賽夏族,可當作尊貴的禮服,也可作為餽贈賣賣的貴重貨幣。雖然貝珠衣是泰雅系統具代表性也最重要的服飾,但是作為原料的貝珠卻不是泰雅各族群自行生產,而是與外族(漢族、阿美族、噶瑪蘭族)的交易品。貝珠製作的方法是把大貝(硨磲貝)敲成碎塊,逐一穿孔,再串於線上,全串磨滾,再將串縫綴於衣服上,平均一件珠衣就需數萬顆貝珠。此件貝珠長衣在形制上屬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方衣系統,為無袖對襟長衣,整件長衣於前襟、兩側、下襬、衣身正背面及下半部等處幾近佈滿以硨磲蛤磨製成的細小圓珠狀之貝珠串,以直條形與橫條形方式縫綴服飾上。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排灣族男子長袖短上衣
尺寸 長38cm ,寬136cm
地域 屏東縣泰武鄉佳平村 年代 1940s
收藏 北投文物館
全件為黑色棉布裁製成的一件對襟圓領長袖短上衣,係仿漢式衣服的形制。在袖口、腋下叉高處以及前襟內緣縫有藏青色棉布作為內襯。技法為綴珠、邊緣裝飾繡、編結紐帶及包梗繡法。紋樣為十三個雙臂下垂相握的直立人像形紋以及兩個雙臂彎曲上舉的半身直立人像形紋。色彩有黃、紅、橙、綠、黑、透明橙、紫、褐及白底紫條紋等色的珠子。僅在前襟、下襬及兩側腋下開叉處施以紋飾,下襬及叉高處並緄以邊緣裝飾繡。前襟縫有十二對以綠色毛線編成類似中國式之長條形紐帶,長約8.5公分,寬約1.8公分,並有十二個直徑約0.8公分的小圓形銅鈕釦。包梗繡施於紐帶上。排灣族的男子長袖短上衣通常衣身較短,穿戴時會露出腹部,下身會著短裙再著後敞褲。
照片來源:北投文物館
飾品
在臺灣原住民族的衣飾文化中,裝飾品的豐富性與重要性,係與該族的社會文化習俗、社會組織或階級制度息息相關,其種類包含帽飾、胸飾、頸飾、耳飾、腕飾、腰飾、腿飾、背袋等等,極為精彩且獨特。各族群的婦女極為熟悉使用不同天然物質或者與外來者以物易物,將交易而來的物品製造成裝飾品。材質有瑪瑙、琉璃珠、螺錢、貝片、貝殼、豬牙、獸毛、獸骨、鷹羽、帝雉羽毛、白紐釦、早期的日幣、銅、銀、鎳等金屬品,以及其他塑膠製珠子和亮片等。
《織路繡徑穿重山: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導覽手冊: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