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展覽因本院展覽規劃之故,提前於109年1月2日卸展,本院展覽資訊請參考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蔡牽
(1761-1809),福建同安人,出身寒微,乾隆六十年(1795)間入海,靠重整閩浙海域鳳尾、水澳兩幫海上勢力,以及接收安南「艇匪」殘餘勢力,迅速崛起;進而從嘉慶二年(1797)還不甚著名,到嘉慶五年(1800)已躍升為福建洋面唯一擁有三十餘隻船的大集團。檔案記載,蔡牽「身材矮小,面色黃瘦,在太陽穴有刀傷疤痕,身著蕉布短衫,青紗褲子,花綢巾包頭,手戴金鐲,赤腳穿鞋,賊眾乎為大老板,也有稱為大出海」,他的勢力北竄山東,南往粵洋、安南,除在閩浙及兩廣沿海劫船越貨、限制航道、收取「出洋稅」,與香港的張保仔相互支援、呼應外,又曾稱霸臺灣海峽,在鹿耳門、噶瑪蘭建立據點。
王得祿(1770-1842),嘉義人,是清國時代臺灣籍的最高武將。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時,募勇解諸羅城圍而崛起;嘉慶年間除參與護送冊封琉球國王特使外,也加入追剿東南海盜行列。自投身清國水師後,長期與蔡牽交戰,一路由千總、守備、遊擊、副將、總兵,而後替補追緝蔡牽而殉難的李長庚
(1752-1807),晉升為從一品浙江提督。
清嘉慶三年(1798)嘉慶皇帝點名王得祿「緝拿務獲」蔡牽。蔡牽於嘉慶八年(1803)首次攻擾臺灣,以後接續進犯鹿港,進泊鹿耳門,嘉慶十年(1805)攻佔滬尾(今天新北市淡水區),自稱「鎮海威武王」,嘉慶十一年(1806)進據洲仔尾(今臺南市永康區),因金門總兵許松年、澎湖水師副將王得祿率軍趕至應戰,遂轉而據守噶瑪蘭(今宜蘭)。但再度受王得祿追擊,才離開臺灣,退回閩浙洋面。嘉慶十二年
(1807)十二月,受命專捕蔡牽的浙江提督李長庚被蔡牽狙殺。王得祿接續對決蔡牽。
嘉慶十四年(1809)接任福建水師提督的王得祿與浙江提督邱良功,合力在浙江台州漁山外洋圍攻蔡牽。王得祿在此役中中砲受傷,但仍下令以坐船衝撞蔡牽船舵,蔡牽船覆落海身亡,一代海上梟雄殞落。此後清廷改變臺灣軍事佈署與海口防務。蔡牽與王得祿的海上對決,展現十九世紀初年臺灣沿海情勢與清國的海上治理。由於蔡牽的跳梁海上,造就日後王得祿的彪炳功業,讓王得祿有機會由千總起身,歷經嘉慶、道光朝,從賞封二等子爵到追封伯爵,而後太子少保甚至被追贈太子太師銜。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蔡牽與王得祿」特展,結合院藏檔案、奏摺,搭配地方傳說和藏於民間的畫像、袍服、誥命,以及臺灣各宮廟收藏有關贈匾,整合官方與地方資料,藉由民間梟雄蔡牽與官方提督王得祿的海上對決,闡述十九世紀臺海的風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