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緣起
十七世紀的東亞圖像交流進入嶄新階段,明代畫譜與印刷圖像成為重要的視覺媒介,深刻改變了藝術的學習路徑與風格擴散機制,並促成橫跨中日韓的東亞「藝術共域(artistic commons)」。此一共域,形塑東亞各地對明代圖像資源的取用方式與在地化語彙,開啟東亞視覺文化相互影響的新時代。
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聚焦「圖像流動—風格轉化—在地詮釋」三個面向,整合臺灣、日本與歐美等近二十位學者之研究成果與視角,期能提升東亞美術史比較研究的方法論與議題深度。會議共兩場專題演講、四場論文發表與一場圓桌論壇,將探討畫譜、版畫如何作為學習素材與風格範式,影響江戶時期的臨摹實踐與再創作歷程;並藉由個案分析,檢視圖像在形塑藝術認同與敘事脈絡中的作用。
此主題緣自「明代畫譜與東亞藝術共域/公地」(2022.7-2025.6)國際合作研究計畫(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本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東亞文化交流視域下的城市書寫」主題計畫共同主辦。
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一)
講者:井手誠之輔(Seinosuke Ide)|九州大學 人文科學研究院 教授
講題:「15世紀の仏伝図における視覚イメージの生成と流通―明『釈氏源流』と朝鮮『月印釈譜』をめぐる事象から―」(日文演講、中文口譯)
主題演講(二)
講者:石守謙(Shou-Chien Shih)|中央研究院 院士
講題:「文人畫的東傳」(中文演講)
論文發表學者
一、外國學者
●Yukio Lippit|哈佛大學, Jeffrey T. Chambers & Andrea Okamura Professor
●J. P. Park(Jong Phil Park)|牛津大學, June & Simon Li Professo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塚本麿充(Maromitsu Tsukamoto)|東京大學 東洋文化研究所 教授
●門脇むつみ(Mutsumi Kadowaki)|大阪大學大學院 日本東洋美術史研究室 教授
●野田麻美(Asami Noda)|神戶大學大學院 人文学研究科 准教授
●上嶋悟史(Satoshi Joshima)|皇居三之丸尚藏館學藝部 研究員
二、臺灣學者
●林麗江(Li-Chiang Li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藝術史研究所 教授
●陳韻如(Yunru Chen)|國立臺灣大學 藝術史研究所 教授
●黃立芸(Li-Yun Huang)|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副教授
●朱龍興(Lung-Hsing Chu)|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院處 副研究員
●陳建志(Chien-Chih Chen)|國立故宮博物院 書畫文獻處 助理研究員
●鄭涵云(Han-Yun Cheng)|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院處 助理研究員
●黃逸芬(I-Fen Huang)|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院處 助理研究員
報名資訊
日期/場次
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 9:30-17:30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2025年11月11日(星期二) 15:30-17:30
2025年11月12日(星期三) 09:30-17:00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集賢廳(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活動對象
相關領域學者及對本議題有興趣之一般民眾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DkoHe8F7AqXv9JSt5
注意事項
1.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6(星期四) 17:00截止,報名成功者會收到E-mail回覆報名成功,並於11/7公布錄取名單。
2. 本次研討會分天報名,每日名額各150席,若報名後無法出席請以E-mail或電話通知。
3. 因故宮南院周遭餐飲選擇較少,11月12日(星期三)提供代訂餐服務,請於報到時確認、付款(敬請自備百鈔,並於9點30分前完成付款),1樓館內及戶外皆有設置休憩座椅可在此用餐。
4. 本次論壇為學術性研討會,建議參加年齡為15歲以上。
* 若有其他問題,可透過以下方式聯繫:
臺灣大學聯絡窗口: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窗口:05- 3620555 分機5113 謝小姐 ,npmcollection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