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預告活動

專題演講
2025第一屆博物館學與保存維護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
活動內容

緣起
2015年臺灣首次公佈了博物館法,實施至今已屆滿10年,其中所稱博物館是指從事蒐藏、保存、修復、維護、研究人類活動、自然環境之物質及非物質證物,以展示、教育推廣或其他方式定常性開放供民眾利用之非營利常設機構,而且博物館場域更擴展到具有特殊人文藝術價值之空間。隨著國際社會與文化發展的變動,2022年ICOM布拉格大會通過博物館新定義,除了保留2007年舊版本的部分內容,更加入近用(accessible)、平權(inclusive)、多樣(diversity)、永續(sustainability)、倫理(ethically)、專業(professionally)、參與(participation)、體驗(experiences)、反思(reflection)等概念於定義中。
 
如今,包含博物館在內的文化資產機構持續在知識傳統上萌發創新的倡議與實踐,舉例而言,在文化資產/藏品的蒐藏管理、保存維護作業除了延續盡責的藏品管理維護之外,許多文化資產機構已啟動有關科技應用、管理效率等議題所觸發的嘗試;由於開放近用思潮與科技發展,有不少的文化資產機構逐漸將付費的圖像授權改變為免費的開放近用政策,並以數位人文與科技研究發掘藏品內涵以促進藏品的數位與多元應用;相當多數量的文化資產機構也採用平權、去中心化、民主等觀點而推展當代蒐藏,以貼近社區/社群及公眾的角度協力社群組織,蒐集並詮釋當代人民的故事與物件,並與原有藏品展開對話;許多博物館的展覽、教育、研究以及保存維護在秉持倫理與專業的基礎上,紛紛融入近用、平權、永續等概念,適切扮演文化資產溝通詮釋的角色。以上種種皆呈現文化資產機構在傳統上展現創意,注入新能量,為當代與未來世代提出問題與解答。
 
有鑑於此,本次研討會期望透過徵稿與專家學者專題演講交流對話等方式,促進國內學術單位、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機構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作為,助益於我國博物館實務運用及研究發展,並達永續發展的目標。


目標
  • 促進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學術發展與知識累積。
  • 助益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機構實務之標竿學習與專業分享,進而增強博物館專業服務。
  • 藉由研討會辦理,建立國內、外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社群之交流與對話。



內容
  • 主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
  • 時間:民國114(2025)年10月30日(星期四)至31日(星期五)。
  •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相關議程請參考研討會網站
  • 辦理內容與方式:除邀請學者專家發表專題演講(keynote speech),本研討會採取徵稿方式辦理,以擴大博物館從業人員參與,並增加內容多樣性。以下說明本研討會的辦理內容與方式。
  1.  專題演講:預計邀請學者專家發表專題演講,目前暫定邀請3位國外學者專家,規劃以來台實體演講方式進行邀請,但視情況可能調整為視訊或其他方式。
  2.  徵稿:本次研討會誠徵有關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領域相關議題的「學術論文「與「專業實務論文」,涵蓋傳統與創新,包含倡議、實踐、討論、反思等。
  • 與會報名資訊:
  1. 對象:對本議題有興趣之相關專業人員及一般民眾。
  2. 名額:150人。
  3.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2025年10月20日中午12:00止。
  4.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nfa3CqxL9dwESWqC6

報名成功後將會收到錄取通知及報名序號,屆時請告知序號辦理報到手續。若有異動需取消或變更其他事項,請以E-mail或電話告知:esther@npm.gov.tw,電話05-3620555分機5113謝小姐。
 
目前徵稿已經截止,最新消息與議程請參考
博物館學與保存維護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官方網站
活動資訊
  • 時間 114-10-30 00:00 ~ 114-10-31 00:00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Southern Branch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地址:612008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電話:05-3620777 聯絡我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