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國立故宮博物院百週年院慶,故宮攜手中華郵政公司發行「國立故宮博物院100+院慶紀念郵票」,精選自今年10月「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中的五件典藏珍品。此組郵票包含1套4枚,分別為〈商周時期 嬰祖丁鼎〉、〈北宋 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清 乾隆 洋彩玲瓏轉旋瓶〉與〈清 乾隆 雕橄欖核舟〉;以及小全張1張,取材自〈北宋 范寬 谿山行旅圖〉。這些經典文物首度躍上郵票,讓故宮走進大眾生活,也向世界傳遞文物雋永之美。
今(17)日於故宮北部院區舉辦「故宮100+院慶紀念郵票」發行典禮,現場由故宮蕭宗煌院長、黃永泰副院長、余佩瑾副院長、王耀鋒主任秘書、書畫文獻處何炎泉處長、器物處吳曉筠處長;中華郵政公司王國材董事長、江瑞堂總經理;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陳友安榮譽理事長;郵票設計委員國立政治大學沈臨龍教授;印製單位中華彩色印刷公司張中一董事長;設計單位大觀視覺顧問公司曾堯生總監、嚴君怡設計師等貴賓蒞臨共襄盛舉。
故宮蕭宗煌院長表示,郵票向來有「國家的名片」之稱,感謝中華郵政百年來以故宮文物為主題,共出版130餘套、600多枚的郵票,讓故宮的文物之美,隨著郵件傳進國內外世界各地。適逢故宮百年院慶,故宮攜手中華郵政推出多項特色郵品,包含「北宋蘇軾〈書前赤壁賦〉卷」系列郵票及完整版大型郵摺、《意造-院藏蘇軾墨蹟選》專書附贈〈赤壁賦〉完整版郵票,以及最新發行的「故宮100+院慶紀念郵票」,共同傳遞文物之美。本次百年院慶紀念郵票,精選院藏五件代表性文物,呈現歷代精湛藝術風格。透過郵票,讓民眾不論身在臺灣或海外,都能以觸手可及的方式欣賞故宮珍藏,體現文化共享的理念。另中華郵政特別設計專屬「百年首日戳」,蓋印於首日封上,成為別具紀念意義的收藏。明年「臺北 2026 世界郵展」,故宮將共襄盛舉,除了設攤展示歷年中華郵政發行的故宮文物郵票,更期待與中華郵政攜手合作再創佳績,用郵票與世界交朋友,從臺灣出發,將故宮文物之美傳遞至全世界。
中華郵政王國材董事長表示,非常榮幸能與故宮再次合作發行郵票,郵票不僅是情感傳遞媒介,更是國家文化縮影,方寸之間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尤其在郵票多元主題中,與故宮合作的文物主題郵票,一直廣受國內外集郵迷與社會大眾關注及喜愛。此次發行「故宮100+院慶紀念郵票」,精選故宮典藏〈商周時期 嬰祖丁鼎〉、〈北宋 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清 乾隆 洋彩玲瓏轉旋瓶〉及〈清 乾隆 雕橄欖核舟〉及〈北宋 范寬 谿山行旅圖〉共五件文物,作為故宮百年院慶的祝賀與致敬,也是對故宮典藏文物魅力的紀錄與傳揚。期望透過郵票的廣泛流通,為國際大眾開啟一扇欣賞故宮文物的窗,吸引本國民眾及世界各國旅客親至臺灣欣賞故宮眾多典藏珍品。收藏這套郵票,就如同收藏故宮文物的縮影,感受我國古文物的魅力。
故宮表示,「故宮100+院慶紀念郵票」為1套4枚及小全張1張,精選五件典藏珍品為設計主題:〈商周時期 嬰祖丁鼎〉(面值8元),全器氣勢磅礡,渾厚穩重,為故宮最具重量級的青銅器;〈北宋 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面值8元),以天青釉色展現「雨過天青」的極致美感;〈清 乾隆 洋彩玲瓏轉旋瓶〉(面值28元),器身結構巧妙,轉動瓶頸時內瓶旋轉,紅蝙蝠與彩雲交織相映,動感華美;〈清 乾隆 雕橄欖核舟〉(面值28元),匠人陳祖章以橄欖核雕成小舟,細刻人物場景,舟底更銘刻蘇軾〈後赤壁賦〉全文;以及小全張取材自〈北宋 范寬 谿山行旅圖〉(面值35元),透過細密筆觸與人物比例,展現雄渾壯闊的自然景象。
為服務廣大郵迷,臺北郵局17日於故宮北部院區正館B1故宮郵局前,特別設置臨時郵局,提供專屬郵戳銷蓋服務。另搭配郵票發行,中華郵政同步推出首日封、貼票卡、護票卡、活頁集郵卡、預銷封、原圖明信片、套組及郵摺,方便民眾收藏,歡迎至全國各地郵局、郵政博物館或
i 集郵洽購。另故宮發行的《意造-院藏蘇軾墨蹟選》專書(含郵摺)定價1,600元,隨書附贈〈赤壁賦〉完整版郵票,增添收藏價值,詳情請洽故宮南北院區附設博物館商店及
故宮精品網路商城。
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聞聯絡人
王姿雯 02-2881-2021#68991 Email:
emily@npm.gov.tw
楊婉瑜 02-2881-2021#68900 Email:
yuyang@npm.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