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當期展覽

常設展覽
人氣國寶展
本院多年來一直透過辦理各式展覽、影片和新媒體裝置,期望能將故宮典藏的文物之美傳遞給每一個人。自嘉義南部院區開館以來,更致力於推出國寶系列展覽,期待藉由基地與接觸面的增加,擴散這些璀璨與美好。 
人氣國寶文物,件件都有其珍貴的理由、美麗的所在、製作的點滴和背後的意義。本展以「人氣國寶展」為名,期望能拉近您與國寶之間的距離。今次許多展件,如翠玉白菜與玉鴨(分檔展出)、犧尊、鰲魚花插、嬰兒枕、銅鐘等都是在廣受好評的「國寶總動員」與「國寶迷宮」影片裡粉墨登場的人氣角色。此外,還有在書法史上備受尊崇的絶世墨寶─宋代黃庭堅的寒山子龐居士詩卷與米芾的尺牘(分檔展出)。 
邀請大家感受站在作品面前的悸動,細細品嘗古代美學與歷史文化超越時空的精彩,那種非同尋常的樂趣,希望蒞臨本展的各位都能盡情暢享。就讓我們從這些多少有點熟悉的名品開始,領略令人驚奇的古代藝術世界。


玉鴨   109/05/26 - 109/09/27
米芾   109/04/28 - 109/07/26
翠玉白菜 109/01/22 - 109/05/24
展覽資訊
  • 時間 常設展覽
  • 地點 3F S302
  • 費用
北宋
黃庭堅 寒山子龐居士詩 卷
元符元年(1098)三月,黃庭堅由黔州(四川彭水)出發,六月抵達新謫居地戎州(四川宜賓),途中「觀長年盪槳,群丁撥棹」,深刻體悟到古人「沉著痛快」的筆法真諦。同年十月遷入新居,此作正是在「任運堂」中試「張通筆」所書,內容原應為唐代僧人寒山子與龐居士詩作,然僅剩寒山子詩兩首半,第三首後半與龐居士詩已佚失,推測書於元符二年至三年間(1099-1100)。戎州時期的生活困頓,居處也相當簡陋,同時受到臂痛、足疾與腸胃等病痛之苦,卻依舊對於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加上大悟筆法奧妙,因此成為其書風的重要轉變期。細觀此卷墨色腴潤,線條圓勁厚實,筆法控馭自如,為其晚年精彩的大行書代表作品。


給小朋友:
大書法家黃庭堅生於1000多年前的北宋,年老的時候,他不僅身體多病,連當官的職位也不斷地被降低,因此生活過的很貧窮。但是,他還是很喜歡寫字,用毛筆慢慢地、用力地寫出這張墨色黑亮的書法作品。小朋友,看看他的字,文字線條轉角會變成弧形、點會變成橢圓形、饅頭形噢。呵呵,這是需要功力的啦,不信?回家寫看看。
北宋
米芾 尺牘 卷
集結〈面諭帖〉、〈伯修帖〉、〈晉紙帖〉、〈王略帖〉、〈玉筆格帖〉、〈丹陽帖〉、〈此石帖〉、〈惠柑帖〉、〈戲成呈司諫台坐帖〉等九件墨蹟,研究指出分別書於徽宗崇寧元年至五年(1102-1106)之間。字距緊湊,行距略為寬舒;結字縱長左傾,強調欹側取勢;筆性健挺,用筆使轉饒富變化,節奏流暢,顯示出此一時期穩健成熟的書法風格特色。

 
給小朋友:
米芾(ㄈㄨˊ)爺爺在距今大約950年前的宋代出生,是一位有名的書法家、詩人兼畫家。數數看,你會發現這件長長的書法作品是由九張書法紙貼在一起的。當然,你也好奇,內容是寫什麼?其實,米爺爺也是當時有名的古董收藏家,這九張紙就是他寫給朋友,拜託幫忙購買古董的九封信。那又為何要把這些信件貼在一起呢?別忘了,米爺爺可是大書法家,你不妨找看看,他寫的每一個字的每一橫都不一樣,變化多端,這可是需要功力的。九封信貼成長長一卷,不觀賞的時候可以捲起來,攜帶很方便。
李衎 四季平安 軸
李衎(ㄎㄢˋ)(1245-1320),籍貫河北。與趙孟頫(1254-1322)同於元代前期入朝為官,是備受推崇的士人。李衎曾經出使交趾(今越南),詳細觀察竹子的生態,因此能超越前人,馳譽當世。        
本幅畫竹四竿拔地而起,挺立於拳石旁的小坡上。畫竹的筆法宛如寫篆書,十分圓勁有力。較近的兩竿,枝幹和葉片以濃重的墨色描繪;後面的兩竿則用墨淺淡,更顯得清潤如玉,彷彿浸潤在向晚微涼的輕煙薄霧中。
唐棣 霜浦歸漁圖 軸
唐棣(1287-1355),浙江吳興人。
本幅畫秋末湖濱,漁翁肩負網罟,且行且語,滿載而歸的歡樂情景。近景喬木所用的蟹爪枝與畫坡石的雲頭皴,均傳承自郭熙(1023-約1085);整體布局的平遠法,則源於李成(916-967)。唐棣曾在江浙和皖南作官,將孤寂蕭瑟的李郭派寒林山水,轉化為充滿庶民生活氣息。此類風格深受權貴賞識,在元代李郭畫派的傳承上佔有一席地位。左方落款至元戊寅(1338),時正值盛年,故筆筆勁挺,堪稱平生傑作。
方從義 高高亭圖 軸
方從義(約1301-1378後),號方壺,是元代後期江西龍虎山上清宮的道士。曾在1343年到北方遊歷,不僅結交許多高官文士,更飽覽了各地的名山勝景,使得他的胸襟更為開闊,落筆簡潔奔放,能自成一格。
本幅是應友人李子高的請求而作,畫名〈高高亭〉很可能與李子高的字號有關,而成為後世「別號圖」的先驅。根據方從義畫上的題跋,此畫是醉後揮灑而成,水墨淋漓,充滿道教氣息。
北宋至金
白瓷嬰兒枕
彎月似的眉、明亮的杏眼和挺直的鼻樑十分清秀可人;微微吐舌的神情,顯出活潑可愛的個性;胖嘟嘟的臉頰則令人想捏上一把;陶工精湛的技術,將娃娃表現得栩栩如生又討喜。
相同模樣的定窯系白瓷嬰兒枕,存世僅三件。根據研究,乾隆皇帝蒐羅有十一件定窯瓷娃娃枕,不僅多次命人配錦墊、木座,更寫詩歌詠。本院典藏的另一件同類枕,底座即雋刻有乾隆御製詩,內容描述將其視為警枕(或因枕內泥塊一搖晃便會作響),提醒自己應保持兢兢業業、勤政愛民的態度。
 

給小朋友:
這件娃娃枕頭是千年以前燒出來的瓷器,胖胖的臉頰和吐舌頭的樣子,既可愛又逼真,而且全世界只有三件。連300年前清朝的乾隆皇帝都非常疼惜,還替他們寫詩呢。啊,那在「國寶總動員」影片中,他又算老幾啊?
玉鰲( ㄠˊ)魚花插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古代科舉制度下萬千讀書人的殷切企盼。通過層層考驗,就如同水中魚兒幸運躍過龍門,幻化為神龍高升而去。成為狀元後,將立在宮殿臺階中的浮雕鰲頭上迎榜,所以稱為「獨占鰲頭」。
本件鰲魚花插就是在描繪河魚躍出浪花、即將轉化為神龍的瞬間。身軀雖然仍是魚形,但是龍首已成;雙目圓睜,犄角初生,銳齒稍長,並增長龍鬚、龍耳。腹部並有小龍陪伴其旁,是隱喻金榜題名的巧思。寓意功名富貴,而不失藝術美感,實為深具創意的精巧作品。


給小朋友:
傳說,如果魚兒能成功躍過黃河最狹窄一個叫龍門的地方,就會變成神龍。這件用玉雕成的魚,就是在創作魚兒變成神龍的精彩時段。牠是一件吉祥物,用來比喻貧窮的人,只要好好讀書就能考上狀元,而且身價也會突然大漲。小朋友,請找看看,魚兒已經長出龍角了嗎?
北宋
夷則鎛鐘
宋徽宗(1100-1126在位)於即位之初,便希望效法先秦三代建立禮樂制度,用於規範秩序和教化人民。他以春秋時期(西元前770-西元前476)的青銅編鐘為式樣,製作成套樂器「大晟編鐘」,編寫「大晟新樂」,又設立掌管音樂的機構「大晟府」,將失傳已久的三代古樂,重擬出十二律。
本件是「大晟編鐘」的其中一件。其上的銘文,一面書十二律中的「夷則」,相當於現代的升G調。另一面「大和」,可能是靖康三年(1127)金人掠奪宋朝宮中樂器,刮去「大晟」,改為「大和」。鐘鈕上的鎏金鈎與玉飾件為後配。
 

給小朋友:
這件鐘是用來打擊發出聲音的。大約在1000年前的宋朝有一位徽宗皇帝,他希望能像古代一樣用樂器聲音來教導人民,於是製作了一整套樂器,這件鐘就是其中的一件。請看看「國寶迷宮」影片中,鐘又是扮演那一種聲音角色?吼吼吼……
戰國中期
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
尊為盛酒容器的通稱,其中牛形尊又習稱「犧尊」。在《詩經‧魯頌‧閟宮》中的詩句:「白牡騂剛,犧尊將將」可見描述犧尊作為酒器陳列的樣子。
本作的牛隻雙耳挺立,身軀壯碩,曲線自然,四足結實,彷彿可見姿態和肌理。背上有蓋可注酒,傾倒時自口部流出。全器遠觀看似簡潔,細察則裝飾繁複,嵌以多種金屬絲及綠松石,呈現戰國時代令人驚嘆的金銀絲鑲嵌工藝。
 

給小朋友:
這隻可愛的銅牛出生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牠的身上裝飾著金線和藍綠色寶石,美麗又華貴。這隻牛在古代是裝酒的容器,古人也稱酒器為「尊」,而牛又稱為「犧」,所以我們稱牠為犧尊。小朋友,看到「國寶總動員」影片中那隻成天喝醉酒的犧尊嗎?
宋至元
玉鴨
蘇東坡(1037-1101)曾描寫早春美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本件黃玉鴨歪首環視、身軀圓潤、豐臀微翹,小小的雙蹼似乎難以撐起全身的重量,此種憨態可掬的身形,以及純真好奇的表情,令人感到大地春回、生機初萌的喜悅。小鴨的頭部局部和雙蹼皆略為染色,整體更添童趣和美感,也貼近文人所推崇的赤子之心。
 

給小朋友:
玉小鴨,黃色胖嘟嘟的身體和純真好奇的表情,讓人想到剛生出的小鴨寶寶。鴨頭和鴨掌都被染成褐色,顯得更像真的鴨子。小鴨搖著圓圓翹翹的屁股,造型很可愛。請小朋友快去看看「國寶總動員」影片中成天呱呱叫、飛來飛去的黃小鴨吧!
TOP